-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博物馆藏品保护与复制参考文献: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贾文忠:《古玩保养与修复》,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张野主编:《中国当代书画装裱艺术界博览》,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版。成仲旭、吴海涛:《博物馆的文物复制》,《中国博物馆》,1993年7期。潘路:《博物馆藏品的科技保护》,《中国文化遗产》,2005年4期。徐方圆,吴来明,解玉林:《武汉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7年2期。齐红:《谈革命历史类博物馆纸质类藏品的复制》,《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年2期。一、博物馆藏品的保护(一)藏品保护的定义(三)藏品的保护技术(四)文物保护工作的基本思路(二)藏品保护的基本原则——保持原状(一)、藏品保护的定义藏品保护是博物馆业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评估博物馆现代化水准的重要标志,是博物馆学的重要组成。藏品保护不仅是自然科学各学科间的边缘科学,还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间文理渗透的边缘科学。藏品保护科学技术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是自然科学中一门研究人类文化遗产的质变规律,并对抗自然力对其破坏的科学。文物保护科学技术是综合性的应用技术科学,涉及的基础科学和专业技术知识广泛。除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外,微生物学、昆虫学、古生物学、药物学、气象学、环境保护学、建筑工程学、地质学等技术科学,都与文物保护科学密切相关。1、藏品的保存环境1、环境气候:空气的温度与相对湿度。2、空气污染2、藏品保护的内容(1)分析藏品的结构对研究文物败坏的机理和选择适当的修复和保养材料是很有必要的。(2)探索藏品质变机理(3)查明藏品在地下的埋藏环境(4)研究藏品在博物馆的保存环境(5)藏品的保养方法(6)藏品的修复技术(7)藏品的年代测定技术可以为藏品的构成材料、制作工艺、质变规律、保养措施、修复方法等提供资讯。(8)藏品的复制技术(9)自然标本的制作二、藏品保护原则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四条中确定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藏品保护必须以预防为主,为藏品创造“绿色”的防潮湿、防干燥、防灰尘、防污染、防光辐射、防虫蛀、防霉菌、防腐蚀、防变色、防糟朽、防老化的环境。用积极主动的办法去阻止和延缓文物劣化变质。2、“整旧如旧”,保持藏品原有价值的原则构成藏品的原材料、制作工艺、形制、纹饰等,都具有珍贵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这些信息,都是通过实物藏品这个载体而体现的。文物藏品的保护修复,就是保护这些信息。因此,藏品保护必须执行“修旧如旧”的原则,不能改变藏品原貌,否则就是“保护性”破坏。文物原状的概念始状:制作之初所具有的状态原状:经历历史变化后的状态消除隐患保护健康的原状,如对出土青铜器的除锈等。预防性保护为主(最佳环境调控):监测博物馆环境,调控最佳的收藏环境。3、传统与现代文物保护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对传统的文物保护修复技术,要系统地发掘、筛选、继承。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引进文物保护修复领域。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应是文物保护修复的发展方向。在贯彻实施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原则时,还需注意,在修复藏品时要以原材料为主,分析检测手段应采用现代先进的测试设备,以对文物藏品无损为标准。适当的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技术成熟可靠;新材料的可逆性,将来能去除。使用新材料只是保护原材料,非取代原材料新材料不能对文物产生破坏影响新材料能去除干净,不可残留文物上继承和弘扬传统的研究方向三、藏品修复与藏品保养工作 藏品修复:“运用科学方法,清除文物的后添的附加物或修补残缺部分,以恢复其固有的风貌,保护它的完整性,使文物藏品延长寿命。”藏品保养:“用科学的方法防止外界因素对藏品的破坏,尽可能地控制藏品自身变化,使藏品‘益寿延年’。”科学的保养及修复工作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前者,后者是徒劳的。文物修复需要掌握历史学、工艺美术、化学、材料学等学科知识,有利于文物的保存与鉴定研究。三大修复原则1、修复后的较长时间内,仍然可以恢复到修复前的状态。122、忠实于文物,尽可能保护而不是替代文物的败坏之处。33、文物材质老化的情形不应该被掩盖和剔除。1971年对何尊铭文的发现和保护当时由于何尊内壁和底部锈蚀较为严重,决定作除锈处理。在机械除锈后,选用柠檬酸和碱式罗谢尔盐及锌粒化学还原方法,除锈后意外地发现器底部的122字铭文,铭文记载了西周成王都城东迁的史实,在史学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何尊环氧树脂配补完整,后经打底上色仿釉石膏配补,喷枪和毛笔上色,补绘色彩和纹饰粘连-打底-上色藏品修复与保护举例——银器修复(1)材质和劣化古银器表面多有一层薄而均匀并且有些发亮的硫化银黝色古斑,这种腐蚀矿化层是稳定的,且为年代久远的标志,应予保留。埋藏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SCIA 003-2021 陕西省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管理规程.pdf VIP
- NF5280M6_可靠性预计报告.pdf VIP
- 便道施工技术交底111.doc VIP
- 第四版(2025)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木工家具做法.docx VIP
- 人工智能赋能初中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研究.pdf VIP
- 专题09 三角函数拆角与恒等变形归类(原卷版)备考2025高考数学一轮知识清单.pdf VIP
- 小学课间活动中的趣味数学游戏设计与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3年华为HCIE数通(H12-891)认证培训考试题库大全-下(判断、填空、简答题).pdf VIP
- 外研版(三起)五年级下册英语期末测试题(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