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通港洋口港区规划(修编)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 PAGE 1
前 言
一、港口历史发展沿革和现状
南通古港完全是自然状态。从唐代开始就有盐粮运输。至明代,由于开挖、疏浚运盐河道,逐步形成运输网,而且开始有了人工码头设施。到了清代,通州运盐网络更加密集而通畅,同时由于推广植棉,大批棉花、土布成为继盐粮之后的又一大宗货种。盐、粮、棉、土布的运销,使江、海、河的航线得以开辟和扩展,南通港的港口功能得以初步发展增强。
1898年,南通芦泾港被辟为外轮上下旅客的处所,其后又出现了为外轮公司办理客货运输业务的“洋棚”,这标志着南通港已进入近代发展的时期。
1906年,南通港筹建天生港码头,只供国内船只进出,专为国内贸易运输服务。此举限制了外商在南通的发展,对保护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解放后到20世纪60年代,经过多年建设,南通港陆续开发建设了天生、通州、狼山等港区和启东、青龙等港站。20世纪70年代,在周总理“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指示下,南通港开始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进入20世纪80年代,南通港有了自己的万吨级深水泊位,具备了接纳远洋运输船舶的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南通市成为了我国沿海14个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南通港也由地方性的内河港口转变成国际性的外贸港口,港口吞吐量逐年上升。
现在,南通港沿江拥有通海、江海、富民、狼山、任港、南通、天生、如皋等8个港区和沿海吕泗、洋口两个新港区。沿江港区自然岸线长度约38.8km,全港现有千吨级以上大小泊位118个,其中客运泊位1个,万吨级以上泊位47个,千吨级泊位71个,码头泊位总长度8262延米。
南通港自1888年开港以来,一直是为地方物资交往服务的内河港口,港口发展缓慢、规模不大。改革开放以后,随狼山海轮港区的建设,南通港的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由内河封闭式港口向沿海开放型港口转变,由单纯的内河运输拓展为江海物资联运。
2004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已达7218.2万吨,是国家的主枢纽港之一。
二、编制规划报告依据
1、主要依据文件
(1)2005年8月,江苏洋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与中交一航院签订的《江苏南通港洋口港区规划(修编)》技术咨询合同;
(2)1990年2月,交通部颁布的“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编制办法”;
(3)交通部颁布的现行有关“港口工程技术规范”;
(4)一航院《南通港洋口港区总体规划》,2003年11月;
(5)江苏洋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提供的相关资料;
(6)交通部办公厅2006年2月7日印发的交规司发〔2006〕44号《关于南通港总体规划的批复》。
2、主要参考技术文件
(1)中交一航院《南通港洋口港区人工岛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6年1月;
(2)中交一航院《江苏LNG项目接收站配套码头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2005年3月;
(3)中交一航院《南通港洋口港区陆岛通道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4年12月;
(4)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通洋口港水域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2003年4月水深图,2004年5月水深图,2005年6月水深图;
(5)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如东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潮流泥沙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及专家评审意见,2005年12月;
(6)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江苏LNG项目接收站配套码头工程人工岛周边在海洋动力作用下冲淤动床泥沙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及专家评审意见,2005年12月;
(7)天津港湾工程研究所《江苏LNG项目接收站配套码头工程人工岛岛壁结构断面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江苏LNG项目接收站配套码头工程人工岛岛壁结构局部整体波浪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及专家评审意见,2005年12月;
(8)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江苏LNG项目接收站配套码头工程波浪潮流泥沙数学模型研究》及专家评审意见,2005年10月;
(9)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江苏LNG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2005年9月;
(10)江苏液化天然气(LNG)项目前期有关专题研究报告专家组评审意见,2005年6月;
(11)江苏液化天然气(LNG)项目前期有关观测和研究报告专家组评审意见,2005年6月;
(12)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省如东县人工岛工程围堤断面波浪物理模型试验报告》,2005年1月;
(13)河海大学海岸及海洋工程研究所《江苏省如东县人工岛工程设计波浪要素推算后报项目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