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回忆春秋以来儒家思想形成过程及地位变化情况? 汉代以后,儒家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两汉 隋唐 三国两晋南北朝 宋元明 五代十国 材料二:武当山 道教圣地——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年12月15日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现存4座道教宫殿、2座宫殿遗址、2座道观及大量神祠、岩庙。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材料一: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 问题: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材料三:右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画中释氏跌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 三教图(明·丁云鹏) 问题:右图反映了我国思想文化呈现出怎样的潮流?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1)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儒学无法控制人心。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 (2)唐宋时期,“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3)为重兴儒学,唐宋儒家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吸收融合佛、道的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了丰富和更新。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二、宋明理学 1.“理学”的含义(特点):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 二、宋明理学 2.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 主要思想:(1)世界观: 材料1: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请思考: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它反映于哪些领域? 世界本原——理,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社会——儒家伦理道德; 人——人性; 朱熹 二、宋明理学 2.程朱理学 主要思想:(2)方法论: 材料2: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二程遗书》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 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怎样才能把握“理”? “格物致知” 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朱熹把格物致知看做是把握理的途径。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 二、宋明理学 2.程朱理学 主要思想:(3)对个人的要求: 材料3:“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存天理。”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朱熹 思考:朱熹对天理和人欲关系的看法是什么?他所说的天理是指什么? “存天理,灭人欲” “天理”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即三纲五常 (1)陆九渊的思想: 材料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 理,心 即理也。 ——陆九渊 思考:在陆九渊看来,何为“理”?如何求“理”? 二、宋明理学 3.陆王心学(主观唯心主义) 世界观:“心”就是“理”,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方法论:“发明本心”以求理,求理就是进行内心反省。 风吹旗动,一位僧人说是旗动,另一位说是风动,慧能过去跟这两位僧人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是仁者心动。 (2)王守仁的思想: 材料二: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思考:材料反映了王守仁的什么观点? 二、宋明理学 3.陆王心学(主观唯心主义) 思想核心:致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求理的方法:克服私欲,回复良知。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之处? 共同点: 二者都承认理的存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都主张以儒家的伦理纲常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不同点: (1)世界的本原不同: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而陆王心学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2)求理的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 T 27875-2011_港口重大件装卸作业技术要求_高清版_可检索.pdf
- 商品混凝土采购组织供应、运输、售后服务方案.docx VIP
- 大豆籽粒贮藏蛋白7S和11S组分的QTL定位.pdf
- YOLOv5(PyTorch)目标检测:原理与源码解析课件PPT模板.pptx VIP
- 辛弃疾《西江月》通用课件(页).pptx VIP
- 工程技术液压工程师岗面试题库参考答案和答题要点.docx VIP
- TCFLP 0026-2020-散装液体化学品罐式车辆装卸安全作业规范.pdf VIP
- 2025年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试卷及答案.pdf VIP
- 疾控中心培训课件:《公安系统职业性相关传染病防治知识及职业暴露预防》.pptx VIP
- MSA测量系统分析自动表格.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