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文系11级汉语言5班
学号:1102405024
姓名:李华峰
歌德研究综述
作家生平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出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一个富裕市民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对自然和社会知识都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德国著名的思想家,剧作家,诗人,自然科学家,画家,是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但他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写作上。他的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在戏剧、散文、诗歌、自然科学、博物学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成就。他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推向高峰,使其占据了欧洲第一流的位置,也为整个欧洲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主要作品有剧本《葛兹.冯.伯里欣根》、中篇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未完成的诗句《普罗米修斯》和诗剧《浮士德》的雏形《原浮士德》,此外他还写了许多抒情诗和评论文章。1832年3月22日,歌德因病离开了人世。
创作情况
1775年以前是歌德的早年文学创作期。1770年歌德到斯特拉斯堡继续上学。在这里,他结识了“狂飙突进”运动精神领袖赫尔德和一批文学青年。在赫尔德的影响下,歌德开始学习莎士比亚的戏剧和民间文学。莎士比亚作品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和一扫成规旧习的清新风格,民歌中奔放不羁的情感和自由灵活的形式,给了年轻的歌德以深刻启迪。写出了《五月之歌》、《野玫瑰》等情感真挚、旋律优美、民歌色彩浓郁的诗歌,歌德也因之被称为德国近代抒情诗的真正创始者。
1772—1775年是他创作的第一个丰收期,写出了一批体现“狂飙突进”精神的文学作品。他的剧作《葛兹.冯.伯利欣根》(1773)被认为是德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历史剧。《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是歌德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小说,也是德国第一部引起广泛的国际反响的文学作品。它取材于歌德自己的一段生活经历,描写主人公维特与绿蒂的爱情悲剧。深刻体现了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时期的时代精神和德国资产阶级的特点。维特是18世纪德国进步知识分子青年的形象。他出生于市民家庭,才华出众,思维敏捷,情感丰富细腻。他虽没有改造现实社会的雄心壮志,却追求美好的理想,要求个性解放,幻想纯洁的爱情。他有能力有才华,希望能够有所作为,但严酷的现实却不容许他越雷池半步。在令人窒息的环境中,处处受到压抑和侮辱。在与环境的冲突中,他深深体验到自己的软弱无力,维特看不到希望,爱情无望,事业上又走投无路,感觉不到任何的人生价值,最后选择的自杀。他的自杀在一定意义上表明了青年歌德对改变当时德国的一种绝望心情。揭露批判了现实生活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表明正是落后的社会制度和风俗扼杀了维特年轻的生命。维特的思想和命运,曾引起了当时具有反抗意识的青年的共鸣,出现了“维特热”。《少年维特之烦恼》在艺术上也别具一格。它以维特与友人及绿蒂的通信以及他的日记片段的方式连缀而成。作品还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融情与景,使作品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
1775—1794年是歌德的第二个创作时期,当时,他脱离了狂飙运动。1775年秋,歌德来到魏玛公园,不久开始了长达十年的为官生涯,史称“魏玛十年”。此时他所创作的一些为数不多但十分精美的诗篇,像《猎人的晚歌》、《流浪的夜歌》、《水上精灵之歌》等,“自然”不再是纯粹的人的心情的反映,“已经形成了依据自己的权利而存在的某种东西”。这样,在他从政后期所写的作品中,已大大缩减了早期诗作的激情,流露出宁静、安详、克制的韵味。
1786年9月,他再也忍受不了令人窒息的环境,改名换姓逃离魏玛,前往心仪已久的意大利。意大利浓郁的古典文化与他正在形成的新的文艺理想极为合拍。在这里激起了他的创作热情,接受了美术史学家温克尔曼的观点,认为古代艺术体现了淳朴、静穆、和谐之美,是真正的艺术理想,陆陆续续完成了早在魏玛从政时期已着手写作的一些作品,还写成了一些新作。“古典”时期的歌德完成了10多年前已有初稿的历史剧《艾格蒙特》(1775—1787),创作了《在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亚》(1775—1789)等作品,在这些古代题材的作品中,作者放弃了以往“狂飙突进”式的激情,转而表现宁静、和谐的人道主义富于理性的美学观的体现。
1789年法国大革命震撼了世界。这一年他完成了始于意大利的剧作《塔索》。作品进一步表现了他的通过自我克制和与现实妥协来解决社会问题的思想。在此期间,歌德还用诗体写成了一些学术性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承认事物的发展变化,但却不承认质的突变。
1794年,歌德在耶拿结实了席勒,两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一致”。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试卷.doc VIP
- 5G网络切片计费策略-深度研究.pptx
- 《慢性肾脏病相关心肌病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x VIP
- 标准课程HSK4第十三课教案.docx VIP
- GB4789-3-2016大肠菌群计数培养基原理解析.docx VIP
- 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完整版).pdf VIP
- 22S804 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pdf
- 木工课程教学课件.ppt VIP
- 一文读懂《公平竞争审查条例》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山东省网络安全工程专业职称考试(网络生态建设与治理·中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