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瘙痒性皮肤病;第十八章;瘙痒是皮肤或黏膜的一种引起搔抓欲望的不愉快感觉。瘙痒性皮肤病包括一组以瘙痒为突出表现的皮肤病。
分类:
1.瘙痒症
2.慢性单纯性苔藓
3.痒疹;瘙痒症;;重点难点;瘙痒症;;
;;皮肤性病学(第9版);皮肤性病学(第9版);皮肤性病学(第9版);(一)诊断依据
1.全身性或局限性瘙痒。
2.仅有继发改变而无原发性皮损。
(二)鉴别诊断
1.疥疮、虫咬皮炎、痒疹、慢性单纯性苔藓。
2.局部真菌、滴虫、蛲虫、虱病、接触性皮炎和湿疹。;皮肤性病学(第9版);(???)外用药物治疗
保湿、滋润、止痒。
1.低pH的清洁剂和润滑剂、止痒剂 炉甘石洗剂、辣椒碱、含薄荷、樟脑的乙醇制剂或维生素E霜、硅霜、鱼肝油等。
2.表面麻醉剂 利多卡因乳膏等。
3.免疫抑制剂 吡美莫司、他克莫司。
4.糖皮质激素;皮肤性病学(第9版);慢性单纯性苔藓;慢性单纯性苔藓(lichen simplex chronicus),即神经性皮炎(neurodermatitis),是一种常见的以阵发性剧痒和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病因尚不清楚
1.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
2.神经精神因素(如性情急躁、思虑过度、紧张、忧郁、劳累、睡眠不佳等)。
3.胃肠道功能障碍。
4.内分泌失调。
5.饮食(如饮酒、进食辛辣食物和鱼虾等)。
6.局部刺激(如硬质衣领、毛织品、化学物质、感染病灶、汗水浸渍)。
搔抓及慢性摩擦可能是主要的诱因或加重因素。
“瘙痒-搔抓-瘙痒”恶性循环;皮肤性病学(第9版);;;;;(一)诊断依据
1.典型临床表现
2.必要时可结合组织病理特征
(二)鉴别诊断
1.慢性湿疹
2.特应性皮炎
3.扁平苔藓
4.局限性皮肤淀粉样变
5.瘙痒症;皮肤性病学(第9版);(一)外用药物治疗
根据皮损类型、部位等,合理选用药物种类和剂型。封包疗法既可以缓解瘙痒,又同时防止受累部位进一步受到搔抓等刺激。
1.止痒剂
2.焦油类
3.糖皮质激素
4.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局限性: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
播散性:药浴、矿泉浴等。;皮肤性病学(第9版);痒疹;痒疹(prurigo)是一组以风团样丘疹、结节、奇痒为特征的炎症性皮肤病。;病因不明,多数学者认为与超敏反应有关,也可能与神经精神因素、遗传、过敏体质、虫咬、食物或药物过敏、病灶感染、胃肠道功能紊乱、内分泌障碍及恶性肿瘤等有关。营养不良及卫生条件较差者易患本病。;皮肤性病学(第9版);皮??性病学(第9版);;;;;皮肤性病学(第9版);(1)好发人群
3岁以前儿童。
(2)好发部位
四肢伸侧。;;;;(一)诊断依据
1.皮损特征和剧烈瘙痒
2.必要时可结合组织病理特征
(二)鉴别诊断
1.慢性湿疹、特应性皮炎
2.荨麻疹、水痘
3.疥疮
4.结节性皮肤淀粉样变
5.结节性类天疱疮、疣状扁平苔藓;皮肤性病学(第9版);(一)外用药物治疗
止痒,消炎为主
1.糖皮质激素
2.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3.角质剥脱剂
4.封包,局部封闭;皮肤性病学(第9版);瘙痒症是一种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损的皮肤病,有多种诱发因素。需明确有无系统疾病并及时治疗,避免局部刺激。
慢性单纯性苔藓是是一种常见的以阵发性剧痒和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治疗以外用药物为主,避免搔抓、摩擦等各种刺激,阻断“瘙痒-搔抓-瘙痒”恶性循环。
痒疹是一组以风团样丘疹、结节、奇痒为特征的炎症性皮肤病。治疗可以外用药联合系统用药,应祛除致病因素,避免局部刺激,减少疾病复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