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堂讨论 假如你是一个领导,你将怎样树立、增强你的权威? 第四节 激励理论 企业管理的难题 你可以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你可以雇佣 一个人到指定的岗位工作,你甚至可以买到 按时或按日计算的技术操作,但你买不到热 情,你买不到主动性,你买不到全身心的投 入,而你又不得不设法争取这些。 ——美国通用食品公司总裁:弗朗克斯 KBC的激励方式 每年从新增利润中拿出30%奖励员工。 仓库管理员考核为优,月薪2500元,考核为合格,月薪900元。 CEO,年薪60万元;副总经理,年薪35万元;财务主管,年薪8万元;上述人员可以参加年终分红。 讨论: 你如何看待KBC的薪金制度和奖励制度? 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CASE:公司激励实例 第四节 激励理论 管理情景:中国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谈员工激励之道——确定不同的激励层次 一、激励概述 (一)激励的涵义 激励是“需要——行为——满意”的一个连锁过程。 激励在管理中的核心作用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激励要素 1、需求 2、动机 3、行为 (三)激励过程模式 激励的实质过程是在外界刺激变量(各种管理手段与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使内在变量(需要、动机)产生持续不断的兴奋,从而引起被管理者积极的行为反应(实现目标的努力),最终实现目标、需求得到满足。 激励机制 激励的过程 未满足 的需要 某种行 为产生 得到满足 产生新 的需求 积极或消 极行为 要通过激励促成组织中人的行为的产生,取决于某一行动的效价和期望值 激励力=效价×期望值 激励机制 激励要素 动机: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心理 动力。激励的核心要素就是动机。 需要:需要是激励的起点与基础。人的需 要是人们积极性的源泉和实质。 外部刺激:这是激励的条件。它是指在激 励的过程中,人们所处的外部环境中诸种影响 需要的条件与因素。主要指各种管理手段及相 应形成的管理环境。 行为:被管理者采取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 的行为,是激励的目的。 需要的管理学意义 激励的出发点是激发人未满足的需要 “需要”对管理学的领导职能来说,是能否发挥管理作用并影响组织成员完成组织目标的前提。 从领导方式看,“需要”是领导者指挥下属和鼓励下属的行为基础。 对员工的激励能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中领导者对下属的未满足的需要的识别。 正是从需要这种人的动机导向出发,引出了关于如何激励的各种理论。 二、激励理论 1.需要层次论 2.双因素论 3.期望理论 4.公平理论 …… 1.需要层次论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43年提出来的。 (1)生理需要:指维持人类自身生命的基本需要。 (2)安全需要:指人们希望避免人身危险和不受丧失职业、财物等威胁方面的需要。 (3)社交需要:希望与别人交往,避免孤独,与同事和睦相处、关系融洽的欲望。 (4)尊重的需要:人们追求受到尊重,包括自尊与受人尊重两个方面。 (5)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实现自我理想和抱负的欲望。是一种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无止境的。 1.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认为: (1)只有低一层次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较高层次需要才发挥对人行为的推动作用(低层次需要并未消失)。 (2)人的行为主要受 需要所驱使。 1.需要层次论 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社交(归属)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需要层次 满足方式 挑战性项目, 创新与 创造机会, 培训 重要项目, 赏识, 显赫的办公位置 朋友, 权贵, 上级, 顾客 工作保证; 医疗人寿保险; 安全规则 基本工资, 工作机会, 温暖, 饮水, 工作餐 对美国工人优先需要变化的估计 需要种类 1935年 1995年 生理需要 35% 5% 安全需要 45% 15% 社会需要 10% 24% 尊重需要 7% 30% 自我实现需要 3% 26% 2.双因素论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 (1)保健因素。属于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 因素。当人们得到这些方面满足时,只是消除了 不满,却不会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2)激励因素。属于和工作本身相关的因素, 包括:工作成就感、工作挑战性、工作中得到的 认可与赞美、工作的发展前途、个人成才与晋升 的机会等。当人们得到这些方面的满足时,会对 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很大的工作积极性。 2.双因素理论 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 监督 公司政策 与监督者的关系 工作条件 工资 同事关系 个人生活 地位 保障 与下属的关系 极满意 极不满意 成就 承认 工作本身 责任 晋升 成长 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1)善于区分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两类因素。 (2)管理者应动用各种手段,如调整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