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二)产毒药用昆虫.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蜂毒的药理作用 性味:性平,味酸、苦,有毒。   功效:镇痛、消炎、祛风湿、抗凝血、抗辐射、抗肿瘤、降血脂。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面神经炎、神经痛、脑血栓、腰肌酸痛、神经官能症、高血压、荨麻疹、支气管喘息等。 4. 蜂毒用法 有活蜂螫刺法、蜂毒针剂皮下注射法。应用部位有痛点、穴位及四肢轮换注射等几种。 注意:用前须做过敏试验,在前臂注射蜂毒注射液0.2-0.5ml,20分钟后检查,若注射部红肿,直径在10mm以上,并伴有全身反应,如皮疹、头昏、呕吐、全身不适、疲乏无力等为过敏,不能用蜂毒治疗。 5. 蜂毒采集 化学制品刺激使之排毒(原始的蜂毒采集方法) 在一广口瓶内装溶剂(蒸馏水或中性植物油),上加一张动物薄膜,使膜与液体接触,将蜂放入,使蜂向膜螫刺,毒液便溶入溶剂中。或将蜂巢中的蜂抖落在玻璃缸中,每次取2000-5000只蜂,用医用棉花浸乙醚放入玻璃缸中,蜜蜂受乙醚麻醉时便排放蜂毒,用注射用水200-300ml倒入缸中,轻轻摇动,使附着在缸壁和蜂体上的蜂毒溶入水中,经过滤后成为蜂毒水溶液,最后加工制成蜂毒注射液。 电刺激法采毒(现今所用的蜂毒采集方法) 以低压弱电流刺激蜜蜂,引起蜇刺,排毒于玻璃板上。电刺激采毒器有多种型号,初期为单元板,蜂毒收集在蜡纸上,后期为多元板式,同时可采集多箱蜜蜂,采集板可放在巢门前或蜂箱顶板上。这些采集器均对蜂群产生持续的干扰,引起蜂群混乱,造成饲料消耗及蜜蜂遗传特性的改变。 1988年,中国农科院北京四海农村技术开发研究所引进封闭式蜜蜂蜂毒采集器,这种采集器由电源控制盒、电网箱,抖蜂漏斗和贮蜂笼四个部分构成。 6. 蜂毒的质量控制 ⑴ 粗蜂毒检验?   首先除杂,即挑出用肉眼可见的杂质,如棉纱、纸屑或较大块状物。 然后通过产品颜色、气味及溶解度等外观性状的初测,再用化学、物理及生物测定方法细测; 在确认为合格蜂毒粗品时,进行称重,登记数量;再用光谱扫描与蜂毒标准品比较,确定其有效成分含量,以便确定产品的优劣,分类付款、入库。 ⑵ 粗蜂毒纯化   将粗蜂毒准确称量后溶解成水溶液,再将毒溶液通过滤纸进行过滤,除去杂质,成为棕黄色半透明蜂毒溶液。 经冷冻干燥后,制成全蜂毒冻干粉,严密封装,遮光、低温、干燥保存。 大斑芫菁 形态特征:成虫 体长21-31mm,体色与斑纹与眼斑芫菁相似,主要区别是: 体长大得多,鞘翅黑色和黄色部分均被黑毛,无淡色毛;鞘翅基部1对黄斑 较大,形状不规则。 大斑芫菁饰品 眼斑芫菁 形态特征:成虫 体长11-19mm,头、胸、体腹面和足黑色,被黑毛。鞘翅黑黄 两色相间,黑色部分被黑色细短毛,黄色部分被黄色细短毛。鞘翅基部有1圆 形黄斑,两侧相对如眼状,在肩胛外侧还有1个小黄斑,在中部之前和之后各 有1条横贯全翅的黄色宽带,鞘翅的其余部分黑色。触角短,棒状,11节。 豆芫菁(属) 形态特征:成虫 体长10.5-18.5mm,体、足黑色,头红色,具1对光亮黑瘤。 前胸背板中央和每鞘翅中央各有1条由灰白色毛组成的宽纵带,各腹节后缘 有1条由白色毛组成的宽横纹。触角黑色,基部4节部分红色。雄虫触角第 3—7节扁平、向外强力展宽,锯齿状,雌虫触角丝状。 绿芫菁 蚁蛉幼虫蚁狮:体长约18mm,款2-3.5mm,头和前胸在身体的比例上很小,腹部膨大。口器特别发达,上颚长而弯,成镰刀状,内侧有3个齿,在两侧边有强大的刚毛。前胸细而窄,呈颈状。身体土黄色,有黑褐色斑纹。腹背中央有一条黑色纵线,两侧有黑色斑印。 蚁狮的漏斗状陷阱 蚁蛉 成虫:体长约35mm, 细长,黑褐色,翅黄绿色, 薄膜状,翅脉细网状。 蚁狮 中华东蚁蛉幼虫蚁狮:体长约16mm。体上有斑纹,头部与胸部较小,腹部特大,口器咀嚼式,生有钳状大颚,全身有较多的毛,三对足强大有力。 伪装的蚁狮 中华东蚁蛉成虫:体长24-32mm,前翅25-34mm,后翅23-32mm,全体黄褐色,头部黄色多黑斑,触角黑色,胸部黑褐色,前胸背板两侧及中央有黄色纵纹,后胸几乎全为黑褐色。翅透明,有很多小褐色点,翅痣黄色,翅脉大部黑色间杂黄色,腹部全为黑色,足基部黑色,转节黄色,腿节和胫节黄褐色具黑斑。跗节第一节黄色,其余黑色。 中华东蚁蛉 * * * * * * * * * * * * * * 第四部分 (二)

文档评论(0)

kfcel58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