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微生态专题知识宣讲.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肠道微生态专题知识宣讲目录肠道微生态的最新进展01肠道微生态失衡与重症02修复肠道微生态平衡的策略03肠道微生态的最新进展肠道微生态成为研究热点2100文献数/篇年份以” gut microbiome”为关键词,在pubmed上检索文献/pubmed/对肠道微生态系统的新认识2010年3月4日,人体肠道元基因组研究(MetaHIT)计划的研究小组公布阶段性重大成果,引起世界的关注从这个基因集中可以估计人肠道中存在约1000到1150种细菌2015年10月28日到11月6日,8天,《自然》、《科学》、《细胞》三大杂志对微生物研究,发表了6篇重磅论文Qin, J. et al. Nature. 2010 Mar 4;464(7285):59-65消化道的细菌组成人类肠道菌群主要分为五类:厚壁菌门拟杆菌、放线菌(包括柯林斯菌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变形菌门和疣微菌肠道菌群组成具有多样性同一个人群不同个体肠道菌群在各个分类学层次存在明显差别4个年龄相仿的美国人,从大类门的水平进行分析:A个体拟杆菌大约占60%,厚壁菌占35%左右,其余为放线菌等B和C个体,是该队列的典型,厚壁菌大约占80%,拟杆菌大约占18%,其余为放线菌等D个体梭形菌大约占20%,厚壁菌占75%左右,其余为放线菌和疣微菌梭形菌厚壁菌拟杆菌放线菌进一步分析B和C个体的厚壁菌进行种(species) 水平的分析,则两者的差别就很大,几乎每个家族(family)都有差别给肠道微生物群病理生理研究带来挑战Lozupone CA, et al. Nature. 2012 Sep 13;489(7415):220-30Yatsunenko T, et al. Nature. 2012 May 9;486(7402):222-7肠道菌群组成具有多样性不同地理区域有明显差别:居住在北纬较冷地区人群肠道内厚壁菌较多,且肠道厚壁菌的比例随个体所处纬度增加而增大,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生活在北方的人比较魁梧肠道内厚壁菌门多于拟杆菌门,导致更有效吸收食物中的热量,从而导致肥胖厚壁菌门拟杆菌门Biol Lett. 2014 Feb 12;10(2).肠道微生态与机体代谢关系密切寒冷导致小鼠肠道菌群组成发生明显变化将“寒冷微生物群”移植给无菌小鼠,肠道、绒毛和微绒毛的长度增加→ 体重增加Cell. 2015 Dec 3;163(6):1360-74肠道微生态与机体代谢关系密切肠道菌群改变可以是肥胖的直接原因肠道微生态在延长寿命中起到重要作用方法:大城市与长寿村老年人的肠道菌群的研究,共纳入69例长寿村的老年人(平均年龄69.96±11.14岁)和40例大城市的老年人(平均年龄53.00±8.47岁)拟杆菌门无壁菌门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结果:1、大城市老年人肠道厚壁菌门、无壁菌门和放线菌显著高于长寿村; 2、大城市老年人肠道内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比例显著增高BMC Microbiol. 2015 Dec;15(1):386肠道微生态参与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多发性硬化动脉粥样硬化肥胖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Koboziev I, et al. Free Radic Biol Med. 2014 Mar;68:122-33杨云生, 王子恺.中华消化杂志. 2013;33(12):803-805中枢机制食欲,饱腹感能量消耗代谢功能能量平衡代谢功能免疫细胞胃肠激素传出神经元肝胰脏胃肠道管腔内胃肠道组织营养素肠道微生态胆汁酸黏液层肠道微生态、黏液层、胆汁酸和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结合影响体内新陈代谢和能量平衡Nieuwdorp M,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14 May;146(6):1525-33营养素与肠道微生态影响机体代谢肠道微生态可预测心血管风险肠道菌群产生的代谢产物可以预测心衰患者的死亡风险由肠道菌群分解食物中的肉毒碱和其他营养物质产生代谢物——三甲胺-N-氧化物(TMAO)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空腹血浆水平明显高于没有心衰的受试者随其基线浓度的升高,心衰患者的5年死亡率明显升高Tang WH,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4 Nov 4;64(18):1908-14肠道微生态与炎症密切相关过多的营养物质改变肠菌群,削弱肠屏障,产生内毒素血症,激发炎症通路J Mol Med (Berl). 2016 Sep 17.正常肠菌群在肠道中的作用抑制有害细菌生长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免疫调节:调节炎症反应,平衡肠道环境营养物质利用:利用不消化的多糖产生有益物质,保持益生菌生长/pubmedell.?2015 Dec 3;163(6):1326-32.?修复肠道微生态平衡,成为疾病预防治疗的新靶点微生态平衡对于维

文档评论(0)

159****17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