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完稿).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 标 要 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理解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了解古代中国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民间俗语:   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 说明了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所以有句老话: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 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始终。 ——汉景帝 一、农业的起源和地位(“神农”的传说) 1、起源:——神农的传说 神农氏,即炎帝,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传说炎帝神农,人身牛首,三岁知稼穑,长成后,身高八尺七寸, 龙颜大唇。 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功绩显赫,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曾建都山东曲阜,并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 神农氏又曾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以救夭伤之命,后因误食“火焰子”肠断而死。《神农本草经》即是依托他的著作。炎帝神农在位120年,传七代世袭神农之号,共计380年。 2、地位: 1)农业占有经济的主导地位 2)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 3)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 1、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 二、古代农耕的方式演变(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1、表现: 2)工具 3)动力: 材质: 工艺: 石器 青铜 铁器 打制 磨制 冶炼铸造 人力 畜力 自然力 2、评价: 1)耕作方法: 1)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2)局限:长期以来,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耒耜 石斧 原始社会 集体耕作 牛耕 铁锄 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耜耕) 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开始后 个体生产 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唐代 汉代 春秋战国 商周时期 原始阶段 发展阶段 铁农具数量大大增加, 出现曲柄锄、大镰、 镂车 农具的变化 耕作技术的变化 石、骨、木 石、骨、木 青铜农具(少) 铁制农具 (发达地区) 曲辕犁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发达地区) 农用动力的革命; 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铁犁牛耕(普及全国) (西汉耦犁——东汉一牛挽犁) 铁犁牛耕 西汉耦犁(二牛抬扛) 一牛挽犁的犁耕,始于东汉,至今沿用…… 在唐代,曲辕犁是标志性的农具。而且不仅在唐代。可以说在中国农具发展史上都是标志性的农具。 ——周昕《中国农具发展史》 曲辕犁 特点:1、结构合理,使用轻便,回转灵活,便于推广; 2、能够控制耕土的深浅,耕作平稳; 3、是我国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 构造变化 直辕犁 曲辕犁 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 奴隶社会 (商周) 奴隶主贵族土地所有制 井田制 封建社会 (战国以来) 封建土地所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主体) 国有土地所有制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 君主土地私有制 封建社会 (战国以来) 井田制 奴隶社会 (商周) 公社成员集体耕种 表现形式 原始社会 土地制度 历史时期 土地公有制 国王、贵族 土地所有制 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 2.井田制下集体“耕”作 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商时有文字记载,西周时盛行。那时,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井田制是商周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土地制度,其实质是一种土地私有制度。(夏商西周,一切土地属于国家) 3、 古代土地私有制确立的过程 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变化的情况 表 现 春秋 时期 井田制开始崩溃, 私有制开始产生。 “公田”被抛荒 私田成为私有土地 税制改革: 客观承认土地私有制 加速井田制瓦解 鲁国:初税亩 战国 时期 各国变法运动: 从法律上废除井田制, 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 肯定,最终确立起土地 私有制 秦国商鞅变法等 “除井田,民得买卖” “依军功行田宅” 4.土地兼并问题: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 (1)产生原

文档评论(0)

4442226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