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对人体的伤害.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m Uj3=Ud Uj2 Uj1 1 2 3 4 距离(米) 对地电位(伏) 接触电压触电 接触电压 实际中应尽量避免多台设备共用接地线的现象 接触电压触电示意图 1-接地体;2-漏电设备;3-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接地点附近各点电位分布;4-人体距接地体位置不同时,接触电压变化曲线 当设备发生漏电故障时,以接地点为中心的大地表面约20m半径的圆形范围内,便形成了一个电位分布区。当人体处该这一范围又同时触及漏电设备的外壳(或构架)时,人体承受的电压差便称为接触电压。由接触电压引发的触电称为接触电压触电。 接触电压触电 接触电压 在配电变压器低压倒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通过接地装置和大地是以接地点为中心向周围的大地扩散,此时,大地表面便形成了一个电位分布区。显而易见,该分布区内的不同地点便具有不同的电位。电气设备如开关等若发生接地故障,这时人手接触接地故障的设备外壳(或构架等)时,人体的手与两脚之间便产生一个电位差,这个电位差便称为接触电压。 接触电压的大小与发生接地故障设备离开地下接地体的远近有关;若离开接地体愈近,接触电压就愈小;反之,接触电压则愈大。 雷击触电 雷击触电:雷电时发生的触电现象。它是一种特殊的触电方式 雷击感应电压高达几十至几百万伏,其能量可把建筑摧毁、使可燃物燃烧,将用电设备击穿、烧毁、造成人身伤亡。 雷击触电 如果在室外,应立即寻找蔽护所,如装有避雷针的、钢架的或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如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应采用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的方式避雷,可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如披上雨衣,防雷效果更好。千万不要躺在地上、壕沟或土坑里。 如果在野外,千万不要靠近空旷地带或山顶上的孤树,这里最易受到雷击。不要呆在开阔的水域或小船上。下列场所也不能停留:高树林子的边缘,电线、旗杆的周围和干草堆、帐篷等无避雷设备的高大物体附近,铁轨、长金属栏杆和其他庞大的金属物体近旁,山顶、制高点等场所。在野外的人群,无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应拉开几米的距离,不要挤在一起,也可躲在较大的山洞里。 雷击触电 强雷鸣闪电时,如果您正巧在家里,建议无特殊需要,不要冒险外出;将门窗关闭;尽量不要使用设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不要接打电话。即使外出,也最好不要骑马、骑自行车和摩托车;不要携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不要靠近避雷设备的任何部分。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雷雨天应尽量避免接打手机,尤其是在外旅游,身处空旷地带的游客,雷雨天必须关闭手机。因为手机开通电源后,所发射的电磁波极易引来感应雷,把手机变成避雷针,极易使游客遭受雷击。有鉴于此,我国的一些景区应设立“雷雨天禁打手机”的旅游警示牌。 触电事故的成因 缺乏电气安全知识 攀爬高压线杆及高压设备,不明导线用手误抓误碰,夜间缺少应有的照明就带电作业,带电体任意裸露,随意摆弄电器。 违反操作规程 带电拉隔离开关,检修时带电作业,在高压线路上违章 建筑,带电维修电动工具,湿手带电作业。 触电事故的成因 设备不合格 维修管理不善 与高压线间的安全距离不够,电力线与广播线同杆近距 离架设,设备超期使用因老化导致泄漏电流增大。 架空线断线不能及时处理,设备损坏不能及时更换。 发生触电事故的一般规律 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一般以二、三季度事故发生较多,6~9月最集中。 低压触电多于高压触电 农村事故多于城市 低压设备多,低压电网广,与人接触机会较多。低压设备简陋管理不严,多数群众缺乏安全意识。 农村用电条件差,设备简陋,技术水平低,电气安全知识缺乏。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电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影响因素 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 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 电流通过人体持续的时间 电流的频率 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作用于人体的电压 人体的状况 …… 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且各因素之间,特别是电流大小与作用的时间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伤害程度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越明显、感觉越强烈,引起心室颤动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致命的危害就越大。 感知电流 引起人的感觉(如麻、刺、痛)的最小电流 摆脱电流 当电流增达到一定程度,触电者将因肌肉收缩、发生痉挛而紧抓带电体,将不能自行摆脱电源,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 致命电流 在较短时间内会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 感知电流概率曲线 成年男性,工频电的感知电流的有效值为1.1mA,直流5mA; 成年女性,工频电感知电流的有效值约为0.7mA,直流约为3.5mA。 感知电流一般不会造成伤害。 对于10kHz高频电流,成年男子平均感知电流

文档评论(0)

kc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0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