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指南
概述
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核糖体蛋白结构基因突变导致核糖体生物合成异常的少见遗传性疾病,又称Diamond-Blackfan Anemia(DBA),是由红细胞内源性生成缺陷所致,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绝大多数患儿起病发生于1岁以内,表现为大细胞性贫血、骨髓红系细胞明显减少、发育畸形和肿瘤易感性增高等。
病因和流行病学
DBA于1936年由学者Josephs首次报道,1938年由学者Diamond和Blackfan报道描述,因而得名。DBA是一种核糖体合成障碍性疾病,是影响核糖体合成的基因突变所致。目前认为核糖体功能缺陷引起选择性红系生成不良,表现为红系定向祖细胞存在增殖、分化、凋亡及对细胞因子无反应的内在缺陷,因同时观察到DBA患者有广泛的躯体畸形,可以出现其他血细胞异常,发展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提示DBA也可累及除红系造血外的多个系统。另外,核糖体的合成受损也影响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TP53)肿瘤抑制通路的稳定性和活性,这被认为是疾病临床表现(包括红细胞生成受损、肿瘤易感)的原因,p53激活及下游事件导致细胞周期俘获和细胞凋亡。通常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是在一个家族中严重程度差异很大(外显率降低)。
通过连锁分析揭示DBA的遗传基因位点已被陆续检出。约25%的DBA患者是编码核糖体蛋白19的基因(RPS19)发生突变。已有编码核糖体大亚基基因(RPL35A、RPL5、RPL11)和核糖体小亚基基因(RPS24、RPS17、RPS7、RPS10、RPS26)致病性突变的描述,在50%以上的DBA患者中出现。其中RPL5或RPL11突变患者更常出现躯体畸形。
DBA患儿EPO生成正常,尚无EPO抗体的描述。2012年研究发现,DBA患者的造血转录因子GATA1也可出现剪接区突变,这种突变是除核糖体蛋白异常之外另一种可导致DBA的因素,可损害全长蛋白(一种红系分化所必需的转录因子)的生成,为X连锁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他的机制可能有原癌基因c-myc的激活。
由于DBA颇为少见,其确切的发病率难以确定。欧洲回顾性研究表明,DBA在≤15岁儿童中年发病率约为1.5/100万~5.0/100万。此病发生于婴幼儿,多数患儿出生后2周至2年发病,超过90%患儿在1岁内确诊,其中35%是在出生1个月内诊断的。患儿多在就诊时有明显的贫血。本病男女患者之比约为1.1∶1,10%~25%有家族史。尽管大多数病例报道为高加索人,但是这种病例已在多种不同的人种中被发现。
临床表现
1.骨髓衰竭 35%患儿出生时即表现为贫血,常于生后2周至2年确诊。贫血为大细胞或正细胞正色素性、网织红细胞减少、白细胞正常或轻度降低、血小板正常或轻度增高、骨髓红系增生低下而粒系和巨核细胞系增生活跃。
2.先天发育异常 30%~50%DBA患者可能存在先天发育异常,主要涉及头部、上肢、心脏和泌尿生殖系统。如身材矮小,颅面部畸形包括颅面部过宽、宽平鼻梁、小头、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斜视、硬腭高拱及唇腭裂甚至特纳综合征外貌,拇指畸形,先天性心血管发育异常,泌尿生殖器官畸形。存在身体的异常并不能预测患者血液系统疾病的严重程度。30%受累患者可出现生后的生长迟缓,通常伴有其他先天畸形。然而,RPS19基因连锁突变则不会伴有生长迟缓。
3.癌症易感性增加 DBA患者肿瘤发生率约为4%,高于同年龄正常人群。且肿瘤发生年龄早,中位年龄为15岁。包括血液系统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及实体瘤如骨肉瘤、胸腺癌、肝细胞癌、黑色素瘤、纤维组织细胞瘤、胃癌和肠癌等。患肿瘤后,较患同样肿瘤的一般人群预后差,病死率高。
辅助检查
1.血常规及网织红细胞计数检测 对于疑似DBA者应进行,一般是大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平均容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增大。通常在诊断时贫血很严重,2个月以下的婴儿平均血红蛋白水平65g/L,2个月以上的婴儿为40g/L。然而,一些非典型的DBA患者仅有轻度贫血,或者仅有轻微的红系异常。网织红细胞计数明显降低。通常患者的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不受影响。
2.血红蛋白电泳分析 因DBA患儿多表现为胎儿造血特征,6个月内血红蛋白F(hemoglobin F,HbF)百分比也比正常同龄儿升高,6个月后HbF仍持续升高,多保持在5%~10%,这些胎儿样红细胞特征表明应激性红细胞生成。
3.红细胞中腺苷脱氨酶(erythrocyte adenosine deaminase,eADA)活性 患者通常存在嘌呤核苷代谢异常,可表现为47%~100%患者出现红细胞腺苷脱氨酶的活性升高。
4.骨髓检查 提示骨髓造血组织比例正常伴红系前体细胞减少或缺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试卷.doc VIP
- 5G网络切片计费策略-深度研究.pptx
- 《慢性肾脏病相关心肌病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x VIP
- 标准课程HSK4第十三课教案.docx VIP
- GB4789-3-2016大肠菌群计数培养基原理解析.docx VIP
- 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完整版).pdf VIP
- 22S804 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pdf
- 木工课程教学课件.ppt VIP
- 一文读懂《公平竞争审查条例》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山东省网络安全工程专业职称考试(网络生态建设与治理·中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