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诊疗指南
概述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hereditary fructose intolerance,HFI)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果糖代谢病。是由于编码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B(fructose-1,6-bisphosphate aldolase,醛缩酶B)ALDOB基因突变致B型醛缩酶缺乏,导致1-磷酸果糖在肝脏、肾、肠中堆积,使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受抑制而致病。表现为低血糖发作,如未能及时诊治,可导致严重肝病、低血糖脑病及肾损害,有潜在致命危险。
病因和流行病学
醛缩酶由A、B、C3种同工酶组成,其主要在肝脏、肾脏和小肠表达。在正常情况下,外源性果糖在空肠吸收,通过门脉系统进入肝脏,在醛缩酶的作用下完成1-磷酸果糖裂解,1,6-二磷酸果糖裂解,生成磷酸二羟丙酮与三磷酸甘油醛。遗传性果糖不耐受因主要醛缩酶B活力降低所致,因此HFI主要临床症状及受累器官与肝、肾、肠有关。
人类醛缩酶B基因ALDOB定位于染色体9q21.3-22.3,长约14.4kb,包含9个外显子和8个内含子,调控合成醛缩酶B蛋白,醛缩酶B由364个氨基酸组成,呈一个四聚体结构。目前已报道了60种ALDOB基因突变类型,其中该基因在欧洲人群中的常见突变是p.Ala150Pro和 p.Ala175Asp,c.324+1G>A剪切变异常见于印度北部人群。ALDOB基因突变后,使醛缩酶B的结构和活性均发生改变。患者摄入或输注含果糖成分的物质后,1-磷酸果糖不能转化磷酸二羟丙酮与三磷酸甘油醛,从而在肝中大量堆积。可造成如下病理生理过程:①消耗细胞内库存的无机磷酸盐,造成三磷酸腺苷(ATP)缺乏,导致肝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减少,肝细胞ATP依赖性离子泵功能障碍,细胞肿胀,细胞内容物外溢,引起组织如肝脏、肾小管功能障碍,导致多种物质代谢紊乱; ②抑制磷酸化酶、果糖1,6-二磷酸酶、果糖激酶活性,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异常,出现低血糖及多脏器损害;③抑制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导致蛋白-N-糖基化障碍。患者对一切来源的果糖都很敏感,包括饮食、药物中的蔗糖、山梨醇及果糖。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在活产婴儿发病率大约为1/20 000。欧洲人群预测患病率在1/31 000 ~1/18 000,非欧洲人群患病率估算为1/34 461,我国尚无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表现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患者的临床表现随年龄、接触果糖的量和时间而存在差异。一般而言,发病年龄越小,症状越重。经典型遗传性果糖不耐受患儿于6个月左右起病,通常在首次食用了含有果糖的食物,如水果、蜂蜜和某些蔬菜时发病。另外,部分配方奶粉及加入甜味剂的药品中含有蔗糖、山梨醇等成分,在肝脏中水解为果糖,因此HFI也可以在新生儿及小婴儿添加辅食前发病。常见临床症状包括进食含果糖食物后出现低血糖发作,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出汗、震颤、抽搐甚至昏迷。
如果诊断未明,患者长期慢性摄入果糖食物,除了低血糖表现外,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肝肿大、腹水、黄疸及代谢紊乱,如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低磷酸盐血症、高尿酸血症、高镁血症、高丙酮酸血症。病情严重者出现多脏器损害,肝、肾功能衰竭,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在急性发作时,实验室检查会发现低血糖、低血磷和低血钾,同时伴有尿酸、乳酸、丙酮酸、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升高。慢性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及肝纤维化的指征,包括血清胆红素,转氨酶升高,凝血障碍。尿液检查可见蛋白尿及果糖阳性。
诊断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病史调查为诊断关键。当患者进食含果糖、蔗糖或山梨醇食物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甚至面色苍白、震颤、抽搐,同时低血糖(血糖<60mg/dl;正常值70~120mg/dl)、低血磷,高尿酸(血尿酸>5.0mmol/L;正常值2.0~5.0mmol/L)、高乳酸(血乳酸>2.5mmol/L;正常值0.5~2.2mmol/L)及血镁和丙酮酸升高应怀疑此病。反复发作伴有慢性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合并肝功障碍,也应疑诊HFI。
疑诊病例应进行ALDOB单基因分析或者与糖代谢相关基因包序列分析,如果存在ALDOB单基因纯合或者复合杂合致病突变可以确诊。
如果基因检测未发现突变,临床又高度怀疑时再考虑取肝、肠、肾组织活检进行果糖-1-磷酸醛缩酶活性测定确诊。
因为果糖耐受试验可导致严重的低血糖,严重者会致命,通常不作为常规诊断手段。
鉴别诊断
1.与引起婴幼儿肝功能异常、黄疸、低血糖及类瑞氏综合征的相关疾病进行鉴别 如感染性肝炎、败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自身免疫性肝病、尿素循环障碍、希特林蛋白缺乏症、脂肪酸?-氧化障碍(中链脂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长链脂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极长链脂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酪氨酸血症Ⅰ型、半乳糖血症、线粒体DNA衰竭综合征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幼儿园区域环境—语言区环境创设(幼儿园环境创设课件).pptx VIP
- TCIAS2-2020 建筑机电施工图深化设计技术标准.pdf VIP
- 安徽宿州中医师承确有专长人员考核考试题含答案2024年.docx VIP
- 品管圈PDCA案例-中医医院减少住院患者艾灸烫伤率医院改善成果汇报(1).pptx VIP
- 行政事业单位公务支出政策全面解读.ppt VIP
- 电商直播运营(初级)营销师-巨量认证考试题(附答案).doc VIP
- 《低碳技术与节能减排》课件——项目二 低碳能源体系.pptx VIP
- Danfoss丹佛斯iC2-Micro Frequency Converters Design Gu Design guide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VIP
- 金刚砂耐磨地面技术交底全.doc VIP
- 幼儿园》水果喜乐会《(有规律排序)大班科学活动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