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讲 求索 尽责 进取——直面人生的思索
一、人生观的涵义
1、概念:所谓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于人生的根本观点,就是人们对于人生的根本目的、意义、价值和人生的道路等重大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态度。
人生观的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人生态度(在顺境和逆境状态下如何做人?);人生价值(人生的价值是什么?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以上三者互相联系,其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人生的思考。古罗马哲学家埃皮克拉斯说过:“人生是戏台。人生在世就像演员一样,不过在演戏罢了。”李白慨叹:“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康有为说:“人生如苦海”。19世纪法国诗人维尼则认为:“人生是一所监牢,我们一个接一个地从那儿出发,向死亡走去。不要指望在路上可以找到漫步的场所,或者看到一朵鲜花。”王国维则认为:“故人生者,如钟表之摆,实往复于苦痛和倦乐之间者也。”
2、中国历史上有代表性的人生观
(1)道教的人生观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形成于东汉时期,绵延至今已有2000多年。道教追求的人生目的不是“涅槃”,也不是“天堂”,而是追求活着的人的肉体不死、长寿成仙、白日飞升。为了达到肉体不死、白日飞升成仙,道教有一套特殊的修炼之术,主要有内养、外养等。
“内养”,指按一定的方法运用人体内固有的精、气、神的力量来达到化生和成仙的目的。“外养”主要有服食和外丹等等。“服食”指服用药物保持身体健康而达长生不死。服药有服丹药(人造仙丹)和草木药两种。外丹也称炼丹术、仙丹术和金丹术,是指用炉鼎烧炼铅、汞等矿石来制造长生不死的丹药,通过服用丹药而长生。据现代科技研究,实际上炼丹家炼出的“仙丹”含有强烈的毒性。据说人吃了这种丹药后,对大脑形成较强烈的刺激,全身发热、中毒,穿上衣服就会把皮肤磨至发烂,最后活活痛死。据历史记载,唐代的许多皇帝包括唐太宗李世民在内,都是为了长生不死服用金丹以致慢性中毒而死的。
(2)佛教的人生观
在佛教的基本教义中,“四谛说”充分表现了佛教的人生观。它认为人生是苦海无边,因而要摆脱这种苦,就必须先懂得“苦”。“四谛说”就是讲苦和苦的解脱的学说。
苦谛:讲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痛苦现象。佛教认为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离别、求不得、五取蕴。苦谛是四谛中最关键的一谛,是佛教人生观的理论基石。
集谛:就是造成痛苦的各项原因或根据,也就是佛教通常所谓的“业”与“惑”。
灭谛:指要断灭世俗各种各样苦得以产生的原因,这是佛教修行所要达到的目的,即要达到最高的无苦境界——涅槃。
道谛:指的是达到涅槃境界的道路,即佛教所讲的解脱痛苦的理论和各种方法。
(3)儒家的修齐治平型人生观
儒家主张修身养性、正心诚意,然后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认为人生只有在道德修养中,才能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的和价值。
(4)庶人的安居乐业型人生观
它认为人生在世,只求无灾无祸,无饥无寒。有一个安家糊口的小业,太平无事,便是一生最大的心愿。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它只能束缚人的手脚,小富即安便是这种人生观在当代的翻版。
(6)世俗升官发财型人生观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十年寒窗苦,一朝天下知”;只要中举,升官进爵,便能光宗耀祖,封妻荫子,流芳百世。
二、人生目的
1、概念:所谓人生目的,简单说就是指人们想要达到的人生境界或者说理解人生意义的基本标准。
马克思指出人的实践活动是人能在思维中预先用观念构成“劳动结果”,以使现实的实践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符合人的目的性。动物的活动内容和方式由其自然本能所规定,人的一切自觉的活动都要受到某种目的的支配。
2.您的人生目的是什么?
有这么几个人,碰巧一起坐船出门旅游:一对新婚夫妇、他们的好友、一位老人。遇见了罕见的风暴,船沉了,他们漂流到一个小岛。可是那个丈夫却与大家失散,漂到了另一个环境更恶劣的小岛。妻子非常着急,不知如何是好。他们等了好几天,也没有人来营救。妻子担心急了。这天,忽然驶过一条小渔船。那妻子急忙将渔夫叫住,问他,可否将丈夫从离这不远的小岛接过来?那渔夫不怀好意地看了看那妇人,慢吞吞地说,可以,但有个条件,就是,希望这妇人与他做一夜夫妻。渔夫让她好好考虑,他晚上再来。这位焦灼的妻子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她问那个老人她该怎么办?老人默默无言。傍晚时分,渔夫再来,妇人答应了他的条件……第二天一早,渔夫履行了他的诺言,将丈夫接了过来,他们夫妻团聚了。妻子非常信任她的丈夫,就将她所做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