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电机转子的检修作业指导书
8.3.1 用0.4 MPa压缩空气清扫各部位灰尘及油垢,压缩空气应无水、无 油污。
8.3.2 检查转子轴径应无刻痕、裂纹、点蚀、凹槽、过热变色和其它缺陷,检查转子轴径与外挡油盖油封、轴承、密封瓦和密封迷宫挡油环接触部位转子的不圆度和过度磨损。
8.3.3 转子铁芯的检查。铁芯表面应无锈迹油垢、无过热、变形、锈斑等。转子铁芯通风沟应畅通,无杂物和灰尘。
8.3.4 槽楔检查。
转子槽楔应无松动脱落现象,两端槽口应无裂纹、毛刺,应有R导角,槽楔与大齿接触面上应无灼伤和过热现象。槽楔上各通风孔均畅通无阻,槽楔与铜线风孔之间无不正常的轴向位移。
8.3.5 护环检查、探伤。
用超声波对护环进行探伤,应完好无裂纹,护环应无过热、变色、锈斑等,中心环应完好,平衡块及螺栓应无松动、脱落。平衡块应用洋冲冲点锁住不松,护环内侧和本体之间应有均匀 的轴向间隙,在护环和转子本体配合以及护环和中心环配合处无过热变色。
8.3.6 风扇检查探伤。
风扇叶片和座环无过热变色,座环外圆及座环端面无磨擦损伤,风扇座环及动风叶的轴向及径向间隙,应无变动。用超声波探伤,动风叶根部及衬托部分无裂纹及刻痕,座环侧面的平衡块无松动。
8.3.7 转子径向引线气密试验。
在每次大修时,发电机转子及集电环装置被断开之后,应分别及时进行气密试验,进行气密试验的目的在于确保氢气不会在运行中漏入集电环装置内,从而避免爆炸的危险,发电机转子气密试验合格的标准见附表。
注意:
在做气密试验之前,先要按转子绕组电压等级测试径向导电螺杆装配的绝缘电阻值。
励端转子联轴器上有二个小螺孔在做气密试验时必须用1/8″锥管牙螺塞封闭,但做完试验后务必取下,在运行中这两个螺孔必须畅开以保证安全。
8.3.7.1 使用干燥的压力为1.38MPa的空气或氮气。
8.3.7.2 压力试验前应清洗引线区域两次。
8.3.7.3 试验时先保压1h作好记录,然后开始正式试验,时间至少记录三小时稳定的压降值。试验标准为允许压降不超过0.02MPa/h或卤素检漏以10-5mL/s不报警为合格。
8.3.7.4 如气密试验不合格压降超标时,可向转子中心孔充入0.2Kg的F-12气体,关闭阀门,移去氮气瓶,升压到1.4MPa,用东芝HAL-8型精密度达10-6mL/s流量卤素检漏仪找寻漏点,如为径向导电螺杆密封处漏气,应加以检修,重新试验直到合格为止。
8.3.7.5 试验工具中的阀门,必须是气密阀门,内外都不得漏气,推荐使用苏州阀门厂的J21W-16C(B型)针形阀(两端配φ14×2无缝钢管)。整个工具装好后,在1.4MPa下检漏不应有泄漏现象。推荐使用规格为1.5级精度,表盘外径150,满刻度1.6 MPa。每小格0.02 MPa的压力表。
盖板的孔应按照联轴器的孔制做,注意气密垫片要留出进气孔,不要堵住进气管的入口,造成气密良好的假象。
8.3.7.6转子通风试验(见《透平型发电机转子气体内冷通风道检验方法及限值》(JB/T6229-2005)。
8.3.8 转子拆装护环的方法。(特殊项目)
当转子线圈发生电气故障时,需拆除大护环进行处理。大护环一端与转子本体配合,并用弹性环键扣住,防止大护环轴向移动,另一端与中心环配合,中心环是悬空的,其拆装的工艺要求如下:
8.3.8.1 拆除风扇支架后,敲出转子大齿中固定大护环的定位销。
8.3.8.2 作好护环定位标记,上好卡子,用6把大号焊矩加热大护环及止口,在整个圆周上均匀加热到220~250℃(不超过250℃)火力要足,速度要快,用小铁锤敲击止口处有哑声时,即可用吊车吊起卡子的一端(此时卡子应上紧固),或用钢丝绳在护环上缠绕一圈,一头固定在护环的卡子把手上,另一端用吊车吊起,用专用工具将还键松开,然后用专用扒子扒下大护环,使其脱离止口,用吊车吊起夹具吊走即可。
8.3.8.3 取下大护环后用放大镜全面检查表面质量,如出现裂纹必须立即处理,一般还要用超声波进行检查。如果处理电气故障,应经电气试验合格。检查各部垫块是否松动,并用0.2~0.3MPa的压缩空气吹净灰尘。护环应放置在干燥的场所。 在进行护环的拆卸前, 检修人员应提前作好更换护环内部绝缘筒的准备,套好新护环绝缘之后,才能热套护环于线圈端部。热套工艺有严格的要求,需有制造厂人员在现场提供技术指导。护环绝缘应放置干燥的场所,如果受潮必须进行真空加热干燥处理,去掉内含的潮气,才能使用。
8.3.8.4 所有热套面均需用砂布清理锈迹和漆膜,使其有良好的结合面 。
8.3.8.5 装进一侧大护环后,应对绕组绝缘电阻和直流电阻进行测量,防止因大护环在压进过程中对地及匝间绝缘发生变化。
8.3.8.6 经电气试验检查转子绕组正常后,方可进行另一侧的护环安装工作。
注意: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