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安定性凝结时间检验作业指导书
1、编制目的:为检验确定水泥质量,是否属于合格及不合格品的范畴
2、检验项目: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
3、引用标准 GB/T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水泥取样方法》GB/T12573-2008、《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4、仪器设备:
水泥净浆搅拌机、标准法维卡仪、试模、雷氏夹(当一根指针的根部先挂在一根金属丝或尼龙丝上,另一根指针的根部再挂上300g质量的砝码时,两根指针针尖的距离增加应在17.5mm±2.5mm范围内,即2x=17.5mm±2.5mm,当去掉法码后针尖的距离能恢复至挂砝码前状态)、雷氏夹膨胀测定仪、量水器 、天平(最大称量1000g,精度1g)。
5、试验条件
5.1试验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一致;
5.2湿气养护的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
6、样品:将水泥样品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后,把它贮存气密的容器里。
7、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标准法)
7.1.试验前工作
7.1.1维卡仪的金属棒能自由滑动;试模和玻璃底板湿布擦拭,将试模放在底板上;
7.1.2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0;
7.1.3搅拌机运行正常。
7.2水泥净浆的拌制:
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布擦过,将拌合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在5s~10s内小心将称好的500g水泥加入水中,拌和时,先将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停15s 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
7.3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步骤:
拌和结束后,立即取适量水泥净浆一次性将其装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浆体超过试模上端,用宽约25mm的直边刀轻轻拍打超出试模部分的浆体5次以排出浆体中的孔隙,然后在试模上表面约1/3处,略倾斜于试模分别向外轻轻锯掉多余净浆,再从试模边沿轻抹顶部一次,使净浆表面光滑。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mm±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8、 凝结时间的测定
8.1测定前准备工作: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使指针对准零点。
8.2试件的制备:
以标准稠度用水量按7.3 装模和刮平后,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中,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8.3初凝时间的测定:
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测定时,从湿气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30s时指针的读数。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mm ±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时间,用“min”表示。
8.4终凝时间的测定:
为了准确观测试针沉入的状况,在终凝针上安装了一个环形附件。在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立即将试模的方式玻璃取下,翻转1800,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大湿气养护中继续养护,临近终凝时间时每隔15min(或更短)测定一次,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终凝时间,用“min”表示。
8.5测定时应注意事项:
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杆,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试针撞弯,但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沉入的位置至少要距试模内壁10mm。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时每隔15min(或更短)测定一次,到达初凝时,应立即重复侧一次,到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确定到达初凝状态,到达终凝时,需要在试体另外两个不同点测试,确认结论相同才能确定到达终凝状态。每次测定不能让试针落入原针孔,每次测试完毕需将试针擦净,并将试模放回湿气养护箱内,整个测试过程要防止试模受振。
9、安定性的测定(雷氏夹法)
9.1试验前准备:每个试样需成型两个试件,每个雷氏夹需配备两个边长或直径约80mm、厚度4 mm~5 mm的玻璃板,凡与水泥净浆接触的玻璃板和雷氏夹内表面都要稍稍涂上一层油。
9.2雷氏夹试件成型:
将预先准备好的雷氏夹放在已稍擦油的玻璃板上,并立即将已制好的标准净浆一次装满雷氏夹,装浆时一只手轻轻扶持雷氏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城市排水管网的维护与管理.pptx VIP
- 成渝经济区ppt完整版.pptx VIP
- 《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与服务方式》.ppt VIP
- 排水系统中的泵站运行与维护.pptx VIP
- 排水管网维护检修.ppt VIP
- 2025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范第7部分应用标准第9分部分智慧档案技术规范.docx VIP
-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 第12章 给水排水管网管理与维护.ppt VIP
- 2024年中式烹调师(高级技师)理论考试题库大全(含答案).docx VIP
- 2025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范第7部分应用标准第13分部分运维管理平台技术规范.docx VIP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