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00MW机组锅炉空气动力场试验
概述:试验包括制粉系统调试、锅炉冷态调试、锅炉整组启动调试和燃烧调整试验等内容,锅炉的燃烧工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锅炉设备和整个发电厂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燃烧工况调整适当,即燃料燃烧完全、炉膛温度场和热负荷分布均匀,特别是保证直流炉稳定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
燃烧调整试验前,应进行冷态调试。冷态调试的目的在于摸清设备的实际状况,检查和发现设备存在的缺陷,以便及时处理;了解锅炉及配套辅机的冷态工作特性和预见热态工作特性,为锅炉启动和正常运行提供运行控制依据。冷态试验是锅炉运行和热态试验的基础,是锅炉顺利点火及稳定运行的保证。。
依据:针对煤粉锅炉的特点,按照GB10184--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磨煤机试验规程》(DL467-92)或《ASME试验规程》PTC4.1、PTC4.3规定及有关测试方法进行试验
一 、试验应具备的条件
1 引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密封风系统调试完成,能够投入。
2 锅炉本体及烟风系统、制粉系统安装工作结束,内部清理干净,人孔门完整,关
闭严密,安装验收合格,风压试验合格。
3 烟风系统、制粉系统所有风门、挡板(包括烟气调节挡板)安装、调试完毕,传
动验收合格。
4 烟风系统、制粉系统上的压力、流量、温度测点和回路安装调试完毕,可正常监
视。
5 试验用临时测点安装完毕。
6 磨煤机出口煤粉管道各调节缩孔全部打开。
7 所有磨煤机分离器挡板开度调至45%位置。
8 捞渣机和炉底水封注满水,投入。
9 油枪、点火枪安装完毕,油枪、点火枪定位正确。
10 炉内试验平台搭设合格,炉内36V 照明;系统上临时测量平台搭设合格。
11 烟风系统周围杂物清理干净,脚手架已拆除,地面平整,道路畅通,平台、梯子、
栏杆齐全。
12 试运区照明充足,有合适的通讯联络手段,没有易燃、易爆物,并有消防设施。
二、主要调试内容(1) 设备检查 检查送、引风系统的密封性。送、引风系统泄漏是电厂不安全因素,并且 不利于电厂的经济运行; 检查风门挡板的调节特性:一是检查风门挡板调节是否灵活;二是检查挡板的实际位置与外部指示位置是否吻合; 核实送、引风机的风量和风压是否达到铭牌参数,是否满足锅炉运行需要; 燃烧器冷态机械检查。燃烧器是锅炉燃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燃烧器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锅炉燃烧工况的好坏; 检查风门挡板的调节特性:一是风门挡板调节是否灵活;二是检查挡板的实际位置与外部指示位置是否吻合(2)风量测量装置标定锅炉风量测量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运行人员对锅炉运行操作控制的正确性,关系到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标定结果用于整定仪表。主要包括一、二、次风测量装置流量系数的标定。(3)挡板开度特性试验主要是二次风挡板开度特性试验。(4)配风均匀试验主要是一、二、外二次风之间的调平。保证从各燃烧器送入的风量均匀性,以避免因高温缺氧而燃烧不完全及结焦。
(5)水平烟道气流速度分布特性试验,主要测定烟气沿上下,左右方向上的流速偏差。
(6) 旋流燃烧器特性试验测定
燃烧器旋流特性试验选取一层燃烧器进行,有条件的话可以多作几层。
燃烧器按1∶8 风量通入一次风、二次风,在50~100%范围改变外二次风调节器
开度,在不同开度下测量燃烧器喷口射流扩散角,根据试验结果把外二次风调节器固定到合适位置。注意外二次风调节器开度改变时,二次风量会变化,应调整风箱二次风门,保证二次风量不变。
喷口射流扩散角可采用飘带示踪法测定。在每层燃烧器出口平行于前后墙拉4根,水平钢丝线,钢丝上绑上飘带,通过飘带显示的气流方向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气流扩散角。
(7)少油点火装置测定
(8)用大量的碎纸片往炉内抛洒,观察炉膛充满度,并拍照!!
三、设备介绍 ]
1、燃烧系统
锅炉燃用贫煤,24 只HT-NR3 型旋流燃烧器分三层布置在炉膛前后墙,对冲燃烧,
采用中速磨冷一次风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每台炉配6 台GSM113G 中速磨煤机。
燃烧器一次风喷口层间距离为4957.1mm,同层燃烧器间水平距离为3657.6mm,上层一次风喷口中心线距屏底距离为27186.8mm,下层一次风喷口中心线距冷灰斗拐点距离为2397.7mm,最外侧燃烧器中心线与侧墙距离为4223.2mm,中间4 只燃尽风距最上层一次风喷口中心线距离为7004.6mm。
燃烧器配风分为一次风、内二次风和外二次风,分别通过一次风管,燃烧器内同心的内二次风、外二次风环形通道在燃烧的不同阶段分别送入炉膛。其中内二次风为直流,外二次风为旋流。
2、辅机
每台炉配动叶可调轴流式一次风机2 台、动叶可调轴流式送风机2 台、静叶可调轴流式引风机2 台、容克式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2 台。
1 引风机
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