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节 玉米浸泡
玉米浸泡
玉米浸泡(亦称为玉米浸渍)是玉米湿磨生产基本过程中第一步,也是湿磨提取淀粉的首要过程。浸泡质量直接影响着各类产品的收率和质量。
浸渍的目的
:①破坏或者消弱玉米粒各组成部分的联系,分散胚乳细胞中蛋白质网,使淀粉和非淀粉部分分开。
②浸渍出玉米粒中的可溶性物质。
③抑制玉米中微生物的有害活动,防止生产过程物料腐败。
④使玉米软化降低玉米粒的机械强度,便于后工序的操作。
玉米浸泡
一、玉米浸泡机理
1、亚硫酸的作用
玉米皮是由半渗透膜组成,要使玉米粒内部的可溶物渗透出来,必须将半渗透膜变成渗透膜,亚硫酸具有这种功能,这是亚硫酸的第一个作用。
第二:亚硫酸能将玉米粒的蛋白质网破坏,使被蛋白质网包裹的淀粉颗粒游离出来,从而有利于与纤维与蛋白质分开;同时还可把部分不溶性蛋白质转变成可溶性蛋白。
亚硫酸在浸泡中的作用,实质上是HSO3-和SO32-的作用,SO32-的还原作用与pH有关,pH在5的时候反应速度最大。一般玉米粒内的pH4.09~4.5比较有利于还原反应。
据估计,浸泡中使用二氧化硫只有5.7%为玉米吸收,其中45%在胚乳蛋白质内,2%在淀粉内,40%在胚芽内,吸收的二氧化硫中只有12%与蛋白质反应。
第三:亚硫酸还可将玉米粒内部的无机盐得到溶解,从而释放在浸泡水中。同时还能抑制霉菌、腐败菌及其他微生物的生命力,具有防腐作用。而亚硫酸能促使乳酸杆菌的繁殖和生长而产生乳酸,则是它的特殊作用。
玉米浸泡
2、乳酸的产生及其对浸泡的影响
①乳酸的产生:乳酸是乳酸杆菌依赖玉米经浸渍溶出的糖为基质,并将其发酵转化而生成的。乳酸菌主要有玉米本身及玉米携带的空气中而来,同时乳酸生成中,原菌也不断地大量繁殖。
②乳酸菌发育条件
由于乳酸菌所能承受的最高温度54℃,限制酵母菌生产的最高温度是48℃,低于48℃时酵母菌会大量产生,将糖分解成CO2和乙醇从而对浸泡不利,所以菌种发育的适宜温度是48℃,介质pH为弱碱性或中性。
玉米浸泡中乳酸菌是一种耐高温的乳酸菌,菌体长度5-10μm,有的单独存在,有的连成链状。
玉米浸泡
③乳酸的作用
第一,乳酸作用于玉米胚乳细胞壁上形成洞或坑,使浸泡水进入籽粒内部而作用于蛋白质网。
第二,乳酸的生成可降低浸泡水的pH值,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但乳酸量过大pH过低也会使乳酸菌受到抑制。
第三,乳酸能促进玉米蛋白的软化及膨胀,还能使分子质量相对高的可溶蛋白发生水解,从而减少浸泡水蒸发浓缩过程中泡沫的产生和胶体沉淀。
第四,乳酸不易挥发而残留在浓缩液中,从而能保持玉米浆浓液中的钙、镁离子含量,
从而减少加热管的结垢。但乳酸量不宜过大,因为乳酸量过大时蛋白质溶解度也随之提高,蛋白的溶解不利于淀粉与蛋白的分离。
玉米浸泡
3、浸泡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乳酸的作用。在这一阶段新玉米与含高浓度乳酸的浸泡水(老浆)接触,此时SO2含量与pH都较低,可抑制玉米带来的微生物的有害活动,同时高浓度乳酸作用在玉米胚乳上形成坑洞,浸泡水易于渗入玉米粒内部。
第二阶段是SO2扩散阶段。在这一阶段玉米与浓度较高的SO2和浓度较低的乳酸接触,SO2将通过上一阶段形成的坑洞,扩散至籽粒内部,发挥其作用。
第三阶段是SO2作用阶段。在这一阶段SO2扩散进入玉米粒内部,降解蛋白质。高浓度的SO2可保证在其扩散时,有足够的SO2存在于浸泡水中。此阶段浸泡水中的乳酸和固形物含量都比较低。
根据浸泡三个阶段的原理,逆流浸泡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玉米浸泡
二、玉米浸泡要素及质量控制
1、玉米浸泡三要素:玉米的浸泡温度、时间及浸泡水中SO2浓度通常称为浸泡三要素。
①温度:根据乳酸菌承受最高温度54℃和低于48℃时会过量而产生对浸泡不利的因素,所以浸泡温度不低于48℃不超过52℃,实践证明这一点是正确的。
②时间:水分多由根冠借毛细管作用沿籽粒四周,通过凹陷区很快进入有孔的胚乳。实践证明在49℃时4小时胚芽变湿,8小时胚乳变湿,但使籽粒完全软化及纤维性组份水化却是较慢的,一般为12-18小时。
水分渗入玉米软化时间、乳酸与SO2进入粒内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生成可溶物时间及粒内可溶性物质、无机盐溶出时间等加在一起不低于36小时。一般控制在40小时。
③浸渍剂
亚硫酸浓度一般控制在014-0.16%。
玉米浸泡
2、玉米浸泡质量标准
①感官指标:手握松散有弹性、手捏能挤出胚芽、种皮能剥离且透亮有光泽。
②理化指标:(1)湿玉米水分42-46%
可溶物≤2.5%
酸度:100g干物质耗NaOH量不超70-90ml(0.1mol NaOH)
(2)浸泡水干物质含量6-8%
酸度不低于11%(以HCl%计)
浸泡水排出量0.5-0.7m3/T玉米
玉米浸泡
3、玉米浸泡操作与工艺控制
①浸泡温度及检测控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讲X检验第三讲t检验.ppt
- 第二讲交换技术的发展综述.ppt
- 第五章X射线衍射原理.ppt
- 第五章体重管理及运动处方(2).ppt
- 第五章导向基与保护基.ppt
- 第五章测量及量表设计.ppt
- 第二讲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ppt
- 第二节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保养与维护.ppt
- 第五章功率谱密度函数.ppt
- 第二节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ppt
- springbooot+vue基于java的房屋维修系统毕业论文.doc
-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单片机系统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2025年溧阳纺织化学品项目申请.pptx
- 景区门票包销合同模板(3篇).docx
- 【股票技术指标学习指南】第七章第三节货币需要量的测算.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4】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5】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6】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7】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8】看音标写单词.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