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鱼类的洄游 定义:洄游是鱼类生命活动中的重要现象,表现为定向的周期运动。鱼类通过洄游得以完成其生活史中各个重要环节,诸如生殖、索饵、越冬、成长等。 鱼类的洄游现象在很多鱼类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如大部分海洋鱼类、溯河性和降河性鱼类等。因为它们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各个不同时期,要求不同的环境条件,而鱼类的洄游,正是它们寻找适宜的生活环境而进行的有效运动。 有些鱼类,在繁殖季节,经过很远的路途,从越冬场所游向产卵场去产卵,这种运动的结果是使鱼类到达适于其后代生长发育的场所,从而保存了种族的绵延不断,这在鱼类的一生中是必不可少的。从生物学观点上看,洄游现象,仍是鱼类长期适应于环境条件而形成的固有特性,通过世世代代的承袭,也就成为某些洄游鱼类生活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由于处于洄游时期的鱼类,往往集合成群,向一定方向作有规律的运动,能在一定时期、一定地点大批出现,因而形成了捕捞的旺汛,并能观察到鱼卵和仔鱼的出现产地,掌握了这些规律,对于发展海洋捕捞、资源的繁殖保护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节 鱼类洄游的类型和影响洄游的因素 各种鱼类在不同生活阶段中,存在不同类型的洄游。 对于洄游的分类,从不同角度出发,存在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目前,通常是按照鱼类洄游的不同目的而划分为产卵洄游、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这三种洄游在多数情况下构成了鱼类三个主要生命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 (一)产卵洄游 当鱼类生殖腺成熟时,脑垂体分泌的性激素对鱼体内部产生生理上的刺激,而导致鱼类产卵繁殖的要求,在此期间常集合成群,游向产卵场地进行产卵活动。产卵洄游的特点是鱼类聚集成大群,在一定时期内,沿着一定路线,向一定方向作急速的洄游。 产卵期间鱼类的集群一方面是由于性腺激素刺激的缘故,另一方面亦是具有生物学适应的意义,当大批聚集的鱼群到达产卵场后,就可以大规模地进行繁殖活动。列别捷夫(1946)指出,结群性鱼类能更快地找到洄游路线,比较容易地发现某些定向标志,甚至平时单独生活的鱼类,在洄游期间也集结成群。洄游开始的时间、路线和方向虽然因环境条件的变动而略有变动,但是总的趋势是保持着相对稳定的。 根据产卵场地的不同,鱼类的产卵洄游有下列三种类型: 1.由深海游向浅海或近岸 见之于多数海洋鱼类,如大黄鱼、小黄鱼、鳓鱼、鲐鱼、马鲛、鲔、鲣等。它们的产卵场多在浅海近湾或河口附近,此处天然饵料丰富,温度、盐度都很适宜,对于受精卵的孵化和仔鱼、幼鱼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 2.由海洋游向江河的溯河洄游 溯河洄游是指在海洋中生活,繁殖期间到江河(包括河口)产卵,它们一生中要经历二次重大变化,一次是其幼鱼从淡水迁入海洋环境,另一次是成年时期又从海洋洄到淡水环境中进行繁殖活动。 中华鲟洄游路线图 溯河鱼类在溯河洄游中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渗透压的调节。所有溯河鱼类都具有很好的调节能力。 溯河产卵洄游的鱼类相当普遍,如鲥、鲚、银鱼、鲟鱼、大麻哈鱼等。大麻哈鱼逆水上游的能力很强,甚至途中遇到象瀑布那样的障碍,亦会克服重重困难,奋力跃出水面,越过障碍,达到目的地。大麻哈鱼产卵洄游的另一特点是“回归”性特别强,世世代代都不会忘记从海洋再回到它原来出生的淡水河流里来进行产卵繁殖。 我国四大家鱼(青、草、鲢、鳙)等淡水鱼,在产卵前由下游及支流洄游到河流的中上游产卵,有的行程达500—1000km以上,这是产卵洄游的又一种类型。 3.由江河游向海洋的降河洄游 属于这一类型的代表以鳗鲡最明显,它们平时栖息在淡水里,性成熟后开始离开其索饵、生长的水域,向江河下游移动,在河口聚成大群,游向深海。鳗鲡性成熟期较长,雄性的8—10年,雌性则更长。鳗鲡的洄游,一般多在夜间进行,开始洄游时身体肥满,但在长距离洄游途中消耗巨大能量. 体质极消瘦,到达产卵场产完卵后,亲鱼大部疲惫而死。孵化后,幼鱼逐渐向原来的栖居处所洄游,其时幼鱼白色,头细,形如柳叶状,称为柳叶鳗. 它漂泊于水面波涛间,回到欧洲的柳叶鳗须经三年之久,在进人淡水以前,始变为鳗形的线鳗。回到美洲的柳叶鳗,行程较短,约需一年时间方可变态进入淡水。 因为产卵洄游的鱼群大批游入产卵场地,所以对捕捞来讲价值最大,目前我国海洋渔业生产中,不少是捕捞各种鱼类的产卵群体,我们可以根据产卵群体的雌雄性比、年龄组成、体长组成的分析,来判断鱼群动向和鱼汛的盛衰。 关于导致鱼类产卵洄游的机制,一般认为受生殖腺刺激与压迫,不得不向着鱼类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提高患者口服药服用的准确率品管圈成果汇报.pptx
- 2.2平抛运动(教学课件)(共35张PPT)-2024-2025学年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pptx VIP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专家版12第十二讲:民族危亡与中华民族意识觉醒(1840-1919).pptx VIP
- 河南省茶叶出口问题研究分析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docx VIP
- 废弃钨资源回收利用改扩建项目变更环评报告书.pdf VIP
- 通信铁塔拆除施工组织方案.docx VIP
- 结晶学及矿物学(第3版)全套PPT课件.pptx
- 新疆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观》随堂测验第1-28章答案平时作业1-4答案.docx
- 2025年新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精细的描写》优质课件.pptx VIP
- 工作票签发人培训.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