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宏电宇泄漏电缆周界报警系统
------设计方案
第一部分 总体概况
1.1项目简介
根据描述所提供的信息,该项目周界3200米。该项目周界环境由绿化、河道、道路以及人员活动区等结构组成。针对该项目的使用功能及环境保护等要求,如采用泄漏电缆入侵探测器作为周界报警系统的前端设备,与电子地图屏及软件配合使用,可达到保护环境原貌、隐蔽设置、便于施工、有效防范和维护方便的目的。
整体外围周界:
此大周界区域的地理环境相对比较复杂,由绿化、河道、道路及人员活动区等结构组成。该周界应埋地敷设32套宏电宇泄漏电缆入侵探测器。可单独分为32个防区。在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周界区域内有足够空间来埋地敷设泄漏电缆。通常情况下,建议泄漏电缆应与道路、人员活动区保持1.5米以上距离,否则人员活动易触发报警。
第二部分 系统设计依据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
《上海市重点单位重点部位安全技术系统要求防范》DB31/329.5-2005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2663-2001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
《入侵探测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10408.1-2000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2663-200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 308-2001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 75-94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 368-2001
《报警系统电源装置、测试方法和性能规范》GB/T 15408-1994
《安全防盗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6796-199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6510-92
《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GJBT-471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弱电工程通用技术标书》DG/TJ08-603-2002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YT253-88
Q/SNNP1-2007企业标准
第三部分 泄漏电缆系统设计方案
3.1 概述
泄漏电缆入侵探测器是一种室外周界入侵探测设备。浅埋于地面表层,形式隐蔽,不受地理形式和地表植被影响,可随地势的起伏和弯曲敷设。在被警戒目标周围产生一个约2米宽的不可见的电磁场,当有人干扰该电磁场时,就会触发报警。泄漏电缆入侵探测器采用的是一种大的空间场,对移动目标的导电性、体积、移动速度进行探测。人或车通过该电磁场都会被探测到,而小动物或鸟类却不会引起报警。同时可以滤除环境的影响,如植被、雨、雪、风沙等。是一种具有高可靠性和低漏、误报率的,比较理想的软性周界报警设备。该产品适用于大型办公区域、居民住宅、仓库、博物馆、宾馆、政府机关、机场、电站、军事设施等重要场所的周界入侵防范,尤其适合在不规则周界和比较复杂的地形上使用。
3.2 系统设计思想
泄漏电缆是一种特制的高频电缆。高频电磁能量在这种电缆中传输的过程中会有少量能量泄漏到电缆四周围的空间。根据电磁特性可逆原理,这种电缆也能从周围空间接收电磁能量并把这些能量向电缆两头传输。这种电缆在地下隧道等特殊环境中作为无线通讯的中间载体已有大量应用。
他们根据如下基本原理; 首先是由于电磁能量在电缆沿线泄漏沿横向衰减比较快,就好像依附着电缆的一层电磁场可以随着电缆作柔性弯曲。如果利用这种电缆作为一种传感器敷设在地表,就有可能形成一条无形的可以随着地势起伏弯曲的电磁探测带,一旦有人或大型物件穿越必然引起电磁场的扰动,如果能捡测出这个扰动并加以识别,这就可能构成一种比较先进独特的安防设备(参看示意图一)。
根据前面描述可知“ 泄漏电缆入侵探器” 大体上由两根等距平行、埋设在地面浅表层的泄漏电缆构成防范区域。每根泄漏电缆的终端接匹配负载,其作用是使电磁能量在电缆中成为行波状态传输,而另一端通过非泄漏高频电缆与主机连接。主机上有两个电缆接口,一个称为发射口,向其中一根电缆输送高频功率能量,这些高频能量将有一部分经过泄漏电缆向四周幅射而多余的能量将被终端负载吸收。另一个端口称为接收口,它连接另一根泄漏电缆接收所耦合到的高频电磁能量。所以泄漏电缆入侵探测器所用的两根电缆并非纯泄漏电缆,还需要与高频电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