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语文文档第三部分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二)传记阅读学案四课时跟踪练含解析.docVIP

高考总复习语文文档第三部分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二)传记阅读学案四课时跟踪练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效复习 学案四 赏析表达题(技巧类)的2大题型 课时跟踪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他以特殊的方式反法西斯 叶念伦 我的父亲叫叶君健。1931年9月,在上海读高中二年级的父亲得知东三省沦陷,心中像堵上了铅块一样。19岁那年,正在上大学二年级的父亲用世界语发表了处女作《岁暮》,反映了国破家亡的年代,中国广大中下层人民的苦闷和凄惨。从此,他对这类作品的创作一发而不可收,到读大学四年级时,他出版了一本世界语的集子《被遗忘的人们》,把它作为“中国那些不幸的人们的呐喊——也是向世界其他弱小民族传递他们的呼声”。 大学毕业后,他抓紧学习日文,后赴日本长崎教学。父亲在日本以教英文为生,同时积极组织世界语使用者的反战活动。大半年后,他以“具有抗日危险思想”的罪名被东京警视厅关押了三个月,然后被驱逐出日本。 回国后,他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的武汉政治部第三厅,从事抗日对外宣传工作。他接待过加拿大医生白求恩,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斯诺、爱泼斯坦,英国诗人奥登,小说家易粟伍德等进步人士,并帮助他们前往延安和其他抗日战场。 武汉沦陷后,父亲去了香港,在任《世界知识》杂志编辑的同时,在《大公报》《星岛日报》《东方使者》《文艺阵地》等报刊用中文、英文和世界语发表抗日战争作品。他创办了《中国作家》杂志,翻译刊登国内抗日作家的作品。他用世界语出版了中国抗日战争短篇小说集《新任务》,用英文发表了《两个十年的中国新文学》,论述了以抗日战争文学为主流的中国文学的发展轮廓,在国外引起了很大反响。香港人多房屋短缺,他租用了一间厕所,坐在马桶盖子上,膝盖上放一块木板进行写作和翻译。别人要用厕,他就不得不临时停止工作暂时出去。毛泽东的抗日著作《论持久战》《新阶段》等就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经父亲传播到世界其他国家的。 香港沦陷后,他辗转越南,长途跋涉,最后来到重庆,受聘为复旦大学、中央大学和重庆大学的教授,时年25岁。尽管那时经常为躲避日机轰炸而钻防空洞,但他仍利用业余时间,用中外文创作和翻译了包括抗日战争内容在内的多部文学作品。 1943年,父亲应丘吉尔政府之邀前往英国。他冒着德国飞机随时轰炸的危险,到兵营、工厂、农场、学校、教堂等地进行紧张的演讲。晚上,为了充实白天的演讲内容,他在小客栈中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故事用英文写下来,发表在英国的报刊上。德军从荷兰发射的导弹有时飞到客栈附近,但他根本不把此放在心上。他在英国兵营演讲,并与飞行员们同吃同住,表现出超常的抗日战争热情。 父亲是在苏格兰爱丁堡迎来停战喜讯的。“在我快要入睡的时候,旅馆外面突然人声鼎沸,一片欢腾的样子。我连忙下床,穿好衣服,来到客厅,拉开窗帘往下一看,街上正集满了人群,有的在跳舞,有的在唱歌。我连忙下楼,跑到旅馆外面,看个究竟。人群中有人发现我是个中国青年,便涌过来,举起我欢呼,有人拉我跳舞,还有几位少女围过来在我脸上亲吻。原来日本天皇已经宣布无条件向盟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了。”战后,英国政府授予父亲永久性英国居留权,并根据他的个人爱好,安排他到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研究英国文学。其间,他用英文出版了大量介绍中国人民苦难和斗争的革命小说,成为一位在英国颇具知名度的作家,被称为“英国文学史的一个章节”。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父亲立即回到祖国,创办了英法文版的大型刊物《中国文学》,翻译并刊登了大量中国的抗日作品。进入老年后,父亲在与病魔搏斗的同时,撰写了《一个时代的终结》《西班牙战争中的中国勇士》《一个战争的开头和一个战争的结束》《1944-1945,一个文化人在英国——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忆》等以“二战”为主题的文章。 耄耋之年,父亲被中国作家协会授予“以笔为枪、投身抗日战争”勋章。虽然一生获过许许多多的奖项,然而父亲格外珍视这份荣誉,那段经历是他人生中极为宝贵的财富。今天,当世界人民以庄严隆重的方式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父亲躬身伏案、奔走呼号的身影在我脑中越发清晰。当年的他,手中的武器不过是一支笔,然而他内心蕴藏着如钢铁战士一样的澎湃斗志,以及对祖国的深爱和对和平的向往。 (选自2015年8月28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父亲因为有抗日危险思想,被日本警视厅驱逐出国,这说明父亲组织的世界语使用者的反战活动触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痛处。 B.父亲在香港租用了一间厕所,坐在马桶盖子上写作和翻译,毛泽东的著作就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经父亲传播到世界其他国家的。 C.父亲在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研究英国文学期间,用英文出版的介绍中国人民苦难和斗争的革命小说被称为“英国文学史的一个章节”。 D.父亲以笔为枪,以特殊的方式投身于反法西斯斗争,内心蕴藏着如钢铁战士一样的澎湃斗志,蕴藏着对祖国的深爱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解析: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燕虞昊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