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习题专题七古代诗歌阅读7a含解析.docVIP

高考语文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习题专题七古代诗歌阅读7a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诗句、情感、表达技巧。B.错在“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颈联中的“穷”并不是指生活贫困。“屈穷”意指“不得志,处境艰难、窘迫”。 [答案] B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及思想情感。首先解释诗句的含意,再点出诗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本联的表面意思是,冬天的寒风终会过去,春天将会到来,届时春风会把枯柳吹绿,柳条看起来好像笼罩在轻烟之中。从表达的情感上看,北风呼啸,喻指诗人遭受了许多不公平的待遇;枯柳逢春、春柳笼烟的艺术遐思,表达了诗人虽处境艰难,但始终怀着乐观旷达的心态,不甘沉沦,在屡次受挫之后还能自我勉励。 [答案] 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②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读懂诗歌] 搭上用乌鸦羽毛作箭羽的箭,拉开山桑木制成的弓,射落高空中口衔芦苇疾飞的大雁。穿着宽大的黑色粗麻布衣服,迎着呼啸的北风,在田野里饮酒高歌,直到黄昏来临。大丈夫虽遭遇困窘,才志不得伸展,但心志不可沉沦。愤怒问天公:上天为什么有枯有荣这样不公平的安排?凛冽寒风终将过去,即将到来的和煦春风会拂绿枯柳,到那时缀满嫩绿的柳条看上去正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 二、(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9分)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D项,理解错误。陆游诗中的“烛光相射飞纵横”指的是烛光与墨色相互映射,诗人下笔纵横飞舞,气势磅礴,并非墨汁“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答案] D 4.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分析诗歌意象的能力。“酒”在诗中出现了两次,要理解其作用,首先应分析“酒”字所在诗句的含意,然后结合诗的主旨和诗人表达的感情,具体分析、体会。第三句中“酒为旗鼓”的“酒”,是作书之前的酒,好比是战场上的旗鼓,为写字酝酿情绪、积蓄气势。“须臾收卷复把酒”是作书之后的酒,结合下一句,可以体会到此时的诗人完成了一幅书法作品,好像打了一场胜仗,踌躇满志。 [答案] 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读懂诗歌] 胸中有宏伟的作战韬略,却报国无门,空有不凡之志。举起酒杯如同举起战旗鼓槌,拿起笔好似拿起刀槊,笔势奔放急骤,如银河倾泻从天而落。端溪石砚中磨出浓浓墨汁,烛光与墨色相互映射,下笔纵横飞舞,气势磅礴。顷刻收卷再端起酒杯畅饮,就像看见万里战场上,烽烟尘土终于平静。 三、(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6题。(11分)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燕虞昊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