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效复习
对点精练三 概括和分析文本内容
一、比对法专练
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看选项存在什么问题。
1.原文:崔群,字敦诗,清河武城人。元和初,召为翰林学士,历中书舍人。群在内职,常以谠言正论闻于时。宪宗嘉赏,降宣旨云:“自今后学士进状,并取崔群连署,然后进来。”群以禁密之司,动为故事,自尔学士或恶直丑正,则其下学士无由上言。群坚不奉诏,三疏论奏方允。
选项:崔群正直敢言,却难违圣意。宪宗要求学士进奏要有崔群的署名才能呈上,崔群认为这容易成为定例,会阻碍学士的言路,坚决不奉诏,但最终还是妥协应允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难违圣意”“最终还是妥协应允了”错,原文“三疏论奏方允”的意思是“再三上疏议论方才获准”,崔群最终也没有遵从圣意,是皇上做出了妥协。
参考译文
崔群,字敦诗,清河武城人。元和初年,被召担任翰林学士,还曾担任中书舍人。崔群在内廷奉职,常因为直言正论闻名于当时。宪宗赞赏他,下诏宣旨说:“从今以后学士进呈奏状,须同时有崔群的联合署名,然后才可以进呈上来。”崔群认为宫禁的管理举措动辄成为定规,(那么)从此学士中就会有嫉害毁谤正直之士的人了,这样他下面的学士就无法进呈直言了。因而崔群坚持不遵奉此诏,再三上疏议论方才获准。
2.原文:杜伏威,齐州章丘人。少豪荡,不治生赀,与里人辅公祏约刎颈交。公祏数盗姑家牧羊以馈伏威,县迹捕急,乃相与亡命为盗,时年十六。
选项:杜伏威豪爽放荡,不治生计。他的好友辅公祏多次偷盗姑家的牧羊送给他,官府缉捕很急,二人因此一起逃亡江湖,聚众起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聚众起义”错,原文是说他“亡命为盗”。
参考译文
杜伏威,是齐州章丘人。年轻时强横放荡,不治生计,与同乡人辅公祏结成生死之交。辅公祏多次盗窃姑母家牧养的羊赠送给杜伏威,县里跟踪追捕紧急,于是杜伏威同公祏一道逃亡做了强盗,当时十六岁。
3.原文:元澹,字行冲,以字显,后魏常山王素连之后。少孤,养于外祖司农卿韦机。及长,博学,尤通故训。及进士第,累迁通事舍人。
选项:元行冲很有才学。他早年凭借书法闻名于世,长大后,学识渊博,通晓训诂之学,考中进士后,多次升迁为通事舍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他早年凭借书法闻名于世”错,文中“以字显”的意思是以他的字“行冲”显名于世,这里的“字”不是书法的意思,曲解文意。
参考译文
元澹,字行冲,以字“行冲”显名于世,是后魏常山王元素连的后代。元行冲小时候就失去父母,寄养在外祖父司农卿韦机门下。等长大后,学识渊博,尤其通晓训诂之学。等考中进士,多次升迁为通事舍人。
4.原文:永乐元年命瑄充总兵官,总督海运,输粟四十九万余石,饷北京及辽东。遂建百万仓于直沽,城天津卫。先是,漕舟行海上,岛人畏漕卒,多闭匿。瑄招令互市,平其直,人交便之。
选项:陈瑄总督海运,运筹处理得当。运送粮食,解决北京、辽东粮饷;在直沽建造大型粮仓,守卫天津城;设立互市,公平交易,让民众得到便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守卫天津城”错,原文“城天津卫”是“修筑天津卫城”之意。
参考译文
永乐元年,皇上命陈瑄充任总兵官,总督海运,将四十九万多石粮食输运到北京和辽东。陈瑄就在直沽修建了可容一百万石粮食的仓库,筑天津卫城。在此之前,运粮船航行海上,岛上居民害怕运粮兵,多躲藏起来。陈瑄招他们出来,令互相贸易,给价公平,人们都很方便。
5.原文: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人也。初,毗随兄评从袁绍。太祖为司空,辟之,毗难贰其主,不应命。绍薨而辅其长子谭。及绍二子尚攻兄谭,谭使毗诣太祖求和。时太祖将征荆州,谓毗曰:“谭可信?尚必可克不?”毗对曰:“明公无问信与诈也,直当论其势耳。今河北岁凶,而袁氏兄弟龃龉,有违天道,此乃天亡尚之时也。”(《三国志·辛毗传》)
选项:辛毗跟随哥哥投奔袁绍,袁绍死后辅佐其长子袁谭,虽然觉得袁氏兄弟不和睦,有违天道,但不愿背弃故主,所以没有接受太祖征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张冠李戴。辛毗不愿背弃的是袁绍,而不是袁谭。根据上下文,“毗难贰其主”中的“主”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专题通关练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2-2-1含解析.doc
- 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专题通关练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2-2-2含解析.doc
- 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专题通关练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2-2-3含解析.doc
- 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专题通关练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2-2-4含解析.doc
- 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专题通关练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2-2-5含解析.doc
- 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专题通关练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三名句名篇默写2-3含解析.doc
- 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专题通关练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1-1含解析.doc
- 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专题通关练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1-2含解析.doc
- 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专题通关练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1-3含解析.doc
- 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专题通关练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1-4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