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七考点突破6掌握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题四大考点课件苏教版.pptVIP

2020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七考点突破6掌握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题四大考点课件苏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题指津 设问 方式 1.(2016·全国Ⅱ卷)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做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2.(2011·湖北高考)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 3.(2010·全国Ⅱ卷)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解题 步骤 第一步,点明结构技巧。 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第三步,点明效果。 答题 模板 这首诗的结构特点(线索)是(术语),表现在(具体分析)这些方面,写出了(效果)。 巩固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送郑户曹① 苏 轼 游遍钱塘湖上山,归来文字带芳鲜。 羸僮瘦马从吾饮,陋巷何人似子贤。 公业②有田常乏食,广文③好客竟无毡。 东归不趁花时节,开尽春风谁与妍? 【注】①郑户曹:郑僅,时赴任大名府(又称北京大名府)。②公业:东汉郑太的字。《后汉书》记载他“阴交结豪杰。家富于财,有田四百顷,而食物常不足,名闻山东”。③广文:郑虔,在广文馆中任博士而被当时人称为“郑广文”,他在官贫约甚,澹如也。杜甫曾赠以诗曰:“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所用郑太、郑虔的典故,都是郑姓的典故,切合被赠诗者之姓,可视为苏轼擅长用典的一个表现。 B.颈联用郑太因结交豪杰而食物不足的典故,意在表现郑户曹因为待朋友太大方,使得家中“僮羸马瘦”。 C.诗人用郑虔“在官贫约甚,而澹如也”的形象影射郑户曹虽处于贫困的境地,却不以贫困为忧的君子之风。 D.颈联承上写了郑僅的贫困。诗人化用杜甫诗歌,表现郑户曹居官清寒,是对其清廉品质的赞叹。 解析:B 强加因果。从第四句,用颜回的典故称赞郑户曹来看,郑户曹的家境本不宽裕。 (2)本诗首联和尾联有什么关系?请简要分析。 解析:解答该题,可以从内容、结构及情感等角度分析。从内容上来说,首尾两联说的都是欣赏春天的美景,前后关联,抒情一致。从结构上说,首尾两联,结构上形成前后照应,做到了首尾圆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内容上相互关联,都紧扣赏景作文之事,首联写郑僅游遍钱塘湖众山的美好往事,以及写出的优美文章,尾联写叮嘱归去应趁春天,好与美景相互辉映;②情感上形成反复,这两联都表达了对郑僅的赞美之情;③结构上前后照应,使诗歌浑然一体。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①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微。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 ①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解析:解此题,首先,要理解诗歌意思。根据诗题,可知这是一首咏物诗,所咏之物为“素蝶”。其次,结合诗句找出所咏之物的特征,诗人仅仅用了40字就把蝴蝶的性格、姿态、情感表现了出来。最后,联系注释中作者的遭际,可知“嘉树欲相依”为全诗主旨句,诗中蕴含着期盼得遇明主之意。由此可知,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这首诗有什么含意?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答案:(第一问)这首诗歌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第二问)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衬托 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 事物。 使陪衬的事物更加突 出、形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 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词人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 渲染 烘托 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烘托是指从侧面着意描 写。渲染和烘托都是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 创造气氛,突出形象,增强艺术 效果。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 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陌上桑》) 杜诗一连出现六个特定镜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最爱的人是自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