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语文) 16 南京大屠杀.pptVIP

八年级下册语文(语文) 16 南京大屠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 16 南京大屠杀 1.背景链接 本文写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前夕,在这之前,日本右翼势力曾于1982年、1986年审定通过了歪曲历史的教科书,还声称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制造的20世纪最大的谎言。本篇报告文学就是以大量史料证据及目前尚存的人证,揭露了日寇惨绝人寰、令人发指的罪行。 2.文体常识 报告文学是一种介于新闻报导和文学作品之间的文学样式。它的基本特征是新闻性、文学性。是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文体。叙写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先进人物,反映多彩多姿的生活,揭露为人们嗤之以鼻的丑恶事物。特点是真实,艺术加工,形象性,抒情性。 3.主题解说 这篇报告文学,真实地纪录了1937年12月日军侵占南京后进行的三次集体屠杀和两次最典型的零散屠杀,铁证如山的事实,揭露了日寇惨绝人寰的疯狂暴行,提醒中国人民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4.写作借鉴 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本文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记叙、描写和抒情相结合。例如大量的记叙用事实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滔天罪行,强调了事件的真实性,增加了批判性。最后部分是议论抒情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5.素质积累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他,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杜甫《兵车行》 【译文】 如今生男不如生女好,女孩子还能嫁给近邻,男孩子却只能命丧沙场。 【感悟】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然而,无休无止的战争却把人们早已被扭曲的思想再来个弯上加弯,这就更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兵役的繁重及其罪恶。 gǔ gǔ hái yú fén lán lǚ lì nüè 2.根据拼音写汉字。 蹂lìn______ 杀lù______ 步履pán______跚 凶神恶shà______ 惨绝人huán______   令人发zhǐ______   毛骨sǒng______然 躏 戮 蹒 煞 寰 指 悚 C 4.(2015,襄阳)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地球的每一缕伤痕,都承载着人类惨痛的历史。______________ ①它是一部例证“落后就要挨打”的活生生的教材; ②它是一部控诉战争和种族歧视的血泪书。 ③满目疮痍的圆明园,让我们看到了专制与腐败必然带来的积贫积弱, ④只有以史为鉴,人类才能安详地生活在地球家园。 ⑤黑暗阴森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让我们看到了傲慢与偏见给全世界各民族带来的灾难, A.④③①⑤②  B.③②⑤①④  C.③①⑤②④  D.④⑤①③② (点拨: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难度较大。③句说的是“积贫积弱”,与①句衔接,⑤句提及的“集中营”是战争和种族歧视的产物,故⑤②两句应相连。一般表达顺序是古今中外,所以③①两句要排在⑤②两句的前面。④句是总结和结论,应置于语段末尾,故选C项。) C 5.填空。 (1)《南京大屠杀》体裁是_________,以历史史料为主,兼以精当的议论、抒情,来揭示事物的本质。 (2)报告文学兼有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双重性质。 报告文学 新闻 文学 6.综合性学习。 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八年级某班举办了“战争与和平”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 (1)【纵观历史】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如果想了解这一历史事件,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呢? 示例:查阅书籍、上网查询、参考影视作品、寻访亲历者等 (2)【图片解读】下图是国家公祭日所展示的一幅图片,仔细阅读图片,说说其主要内容。 该图片有图案和文字两部分组成。左上角是“人类的浩劫”中间是小号字“12月13日”和醒目的“国家公祭日”。右侧是象征着国际红十字和共同祈愿世界和平的十字架,上面用非常醒目的数字写着:1937.12.13—1938.1,这个数字告诉我们,就是在这个时间,短短的六周时间,我们的同胞有三十多万被侵华日军杀害。左侧是被侵华日军杀害的同胞,旁边摆放鲜花,寄托对死难同胞的沉痛哀悼和深切缅怀。 (3)【阐述看法】有人说,设立国家公祭日,不利于中日友好,它会让国人增加对日本人的仇恨。对此,你如何看待? 示例:国家公祭日的设立,并不是要种下仇恨,延续仇恨,而是要记住战争与苦难,保持对苦难的痛感。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不光是让后人牢记历史,更重要的是,以苦难的痛感为诫,倍加珍惜和平,不断推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 (4)【活动设计】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的形式确立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以国家层面的庄重仪式,以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参与,向这场用血泪书写的伟大胜利致以崇高的敬

文档评论(0)

别拿青春赌明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