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设计专题知识宣教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院设计专题知识宣教;一、综合医院的基本内容及功能关系: 1、基本内容、作用及设计要点、 2、医院的功能关系 3、医院平面的基本组合方式 二、医院的规范要点:;一、综合医院的基本内容及功能关系 1、基本内容、作用及设计要点 综合医院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 ·公共用房:包括门厅、挂号厅、廊、楼梯、厕所、候药等。 其中门厅又可分为一厅式和分厅式。 一厅式——将挂号、取药、化验交费等均设在入口门厅内。 分厅式——将挂号、取药、化验交费等分设在两个以上的厅内。 ;各科诊室:; ··内科: 1内科病人在门诊病人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一般约占30%,病人神疲行缓,诊室宜设在底层并靠近出入口,最好能自成一尽端,不被他科穿行。 2内科除诊察室外,还应设治疗室,作简单的处置;50~70%的病人需化验、X光检查,因而应与医技部分联系方便。 ;··外科: 外科病人多为行动不便者,一般要求在门诊部底层,除诊室还应设外科换药室。 ;··妇产科: 妇产科包括妇科,产科两部分。 产科主要是对产妇进行产前,产后的检查,以及计划生育小手术等。就诊者不属病人。 妇科属病科,病人诊察后还需治疗。因此妇科、产科分室设置为宜。 设计要点: 1产科病人行动不便,最好置底层或二层。为使产妇不受其他病菌感染,产科最好在尽端并有单独出入口。 2妇科,产科合设时,妇、产病人用的厕所一定要分开,以保证产妇不受感染。 ;··儿科: 1儿科一般接诊15岁以下的儿童,通常以婴儿居多数。由于儿童抵抗力弱,故设计中应考虑病儿与成年人隔开,一般病儿与传染病儿隔开。 2儿科诊室应设单独出入口,同时在出入口处应设预诊处。以鉴别传染与非传染病儿的就诊路线,保证必要的隔离。 3由于隔离的要求,儿科应设单独挂号与小药房,独用厕所与治疗室。 4???科预诊常在入口处设预诊室,在传染病儿即转入隔离诊室。条件许可时设预诊诊室,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五官科 >眼科诊室:要求光线均匀柔和, >耳鼻喉科诊室:大统间小隔断布置 小隔间的布置 >口腔科:(应注意口腔综合治疗机的上下水管道安装问题) ;·候诊部分: 候诊方式有以下三种 ;··走廊候诊: 中走廊候诊:走廊宽度 为3m左右。 走廊局部加宽候诊。 走廊尽端加宽候诊。 单面走廊候诊,走廊宽度为2.4m左右。 外廊结合庭院候诊。 ;··分科候诊: 候诊室在诊室端部,易管理,但病人候诊不安心。 候诊室在诊室中部,诊病号方便。 ··分科二次候诊: 候诊与诊室在同一侧 双走廊二次候诊。 候诊室与诊室不在同一侧。 ;走廊候诊型式之一: 中走廊候诊,走廊宽度3m ;走廊候诊型式之二: 走廊局部放大候诊 ;走廊候诊型式之三: 走廊尽端放大候诊 ;走廊候诊型式之四: 单面走廊候诊 ;走廊候诊型式之五: 外廊结合庭院候诊 ;分科候诊型式之一:在端部,易管理,但 病人候诊不安心 ;分科候诊型式之二: 在中部,诊病号方便 ;分科二次候诊型式之一: 候诊室与诊室在同一侧 ;分科二次候诊型式之二: 双走廊二次候诊 ;分科二次候诊型式之三: 候诊室与诊室不在同一侧 ;(2)急诊用房: 用房组成: ·挂号室及药房 ·诊查室、治疗室; 设计要点: 1中小型医院急诊科应位于底层,形成独立单元,有单独出入口,明显易找,避免与其它流线交叉。 2入口设计应便于急救车出入。室外有足够的回车,停车场地。入口应有防雨设施,并应设有坡道,便于推

文档评论(0)

173****60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