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古代宗教哲学中的“解脱”观念 姚卫群 内容提要本文对印度宗教中的.doc

印度古代宗教哲学中的“解脱”观念 姚卫群 内容提要本文对印度宗教中的.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印度古代宗教哲学中的“解脱”观念 姚卫群 内容提要:本文对印度宗教中的“解脱”观念做了专门研究。作者就解脱观念在印度的形成、发展和主要形态进行了考察,对吠陀中一些与解脱观念有关的概念提出了看法,论述了奥义书中解脱观念的基本特征,并对婆罗门教六派哲学、佛教、耆那教的解脱观念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和综合评述。 关键词:解脱,印度宗教,佛教,婆罗门教,耆那教 解脱观念是印度宗教哲学中的基本观念。它涉及印度古代文化的核心内容,在近现代印度思想发展中也有着重要影响。一般的印度宗教派别都将其作为本派追求的最高目的或至善境界。本文拟初步考察这一观念在印度的形成及在古代各主要宗教派别中的基本内容,努力探讨它的显著特色。 解脱观念的形成 解脱的观念在印度很早就已出现。现在汉语中通常说的 “解脱”一词,多从梵语“mok2a”或“vimukti”翻译而来。它的使用一般认为是从奥义书开始的。但在奥义书之前是否就一定没有这类概念,也很难下一确切的判断。在印度早于奥义书的是所谓吠陀 广义的吠陀文献包括奥义书,此处说的是狭义的吠陀,主要指吠陀本集等。。其中的一些概念与奥义书中的解脱概念有关。如一些吠陀赞歌中谈到“不死”或“不朽状态”,梵文为“am3tam”或“am3tatva” 参见《梨俱吠陀》(#g-veda)10,90,2~3。。还有一些吠陀赞歌谈到要“生不死地”、“证取不死”、“入不死界” 广义的吠陀文献包括奥义书,此处说的是狭义的吠陀,主要指吠陀本集等。 参见《梨俱吠陀》(#g-veda)10,90,2~3。 参见巫白慧:《印度哲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78~79页。 在奥义书中,解脱观念是随着轮回观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奥义书中已明确提出了处在轮回中的生命形态是充满痛苦的,而跳出轮回,摆脱痛苦,即为解脱。奥义书中对人死后的去处问题的讨论已进行得比较深入,认为人死时死的是躯壳,但生命的主体并不死,它会进入不同的道路或区域。一些奥义书中谈到有两种道,即“祖道”(pit3yqna)和 “神道”(devayqna) 参见《广林奥义书》 参见《广林奥义书》(B3hadqrazyaka Up.)6,2;《歌者奥义书》(Chqndogya Up.)5,3以下;金仓圆照《印度哲学史》,北京,平乐寺书店,1963年,33页。 在奥义书中,最深层含义的解脱观念与婆罗门教哲人所讨论的“梵”与“我”的观念直接相关。或说与其对梵我关系的看法有关。 所谓“梵” (Brahman)在奥义书中一般被描述为是一切事物的本体,宇宙的最高实在。梵在本质上是一种“识”(vij`ana),但又不同于世间一般的意识。在奥义书中的许多思想家看来,梵既是一种最高的实在,它就不能具有任何具体的属性,如果梵具有具体的属性,那它就是有限制的了,就不是最高实在了。梵不能用世间一般概念来理解或用语言来表达,因为能用概念来理解或用语言来表达的东西都是有限制的,而梵是无限制的。对梵通常要从各种否定中去理解和体悟它。奥义书中的这些思想家采用不断否定的方式来表述梵,是为了突出它的至高无上意义,表明它的万物本体的地位。 所谓“我” (Qtman)一词亦音译为“阿特曼”。它在梵语中有多种含义,如个我、呼吸、自我、本性、整个身体、人生命的最高本原等等。在奥义书中,这一词一般是在两种意义上来使用:一是指“小我”,即是在作为人的身体诸器官( 如眼、耳、鼻、舌、皮)的主宰体或单独的人之生命现象的主体这种意义上来使用的;另一种意义即指“梵”,许多奥义书在论述作为世界本体的梵时,不用“梵”这一词,而仅用“阿特曼”,此种“我”就是所谓“大我”。 在解释梵与我的关系问题时,奥义书中的思想家多主张“梵我同一”(或梵我一如),认为作为宇宙万有本体的“梵”和作为人生命现象主体的“我”是同一的,真正存在的东西仅是“梵”。但世俗之人认识不到这一点,把“梵”和“我”看成不同的东西,产生无明。这样就会执著于不同于“梵”的“我”或与之相关的世间事物,产生种种欲望和相应的行为,由此导致业报轮回。而轮回中是充满痛苦的,只有消除无明,认识“梵我同一”,才能真正摆脱痛苦,达到解脱。正如《广林奥义书》中所说:“认识梵者,直升天界,获得解脱。” 《广林奥义书》 《广林奥义书》4,4,8。 奥义书中形成的解脱观念对印度后世宗教哲学派别的发展影响极大,无论是婆罗门教系统的派别,还是非婆罗门教的派别,都在不同程度上吸收或借鉴了奥义书中的这方面的思想。 婆罗门教六派哲学的解脱观念 吠陀和奥义书中虽然表述了婆罗门教的基本思想,但婆罗门教中形成相对独立的若干哲学流派则主要是在所谓奥义书时期之后,不少这类派别的理论体系的成型则是在公元前后。婆罗门教的哲学流派主要指所谓“六派哲学”,即:数论派、瑜伽派、胜论派、正理派、弥曼差派、吠檀多派。尽管六派哲学都属婆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