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培养瓶的灭菌 幼虫化蛹时爬到瓶璧或滤纸上。 转移到麻醉瓶中观察结果 观察后的结果填入下表 注意事项 1、配制培养基时要将玉米粉及琼脂和绵白 糖要分开煮。 2、转移果蝇时要防止果蝇飞走。 3、麻醉果蝇时要掌握麻醉尺度,需要用活 体时,不可以麻醉过度使果蝇致死。实 验后不用的果蝇要及时处死,不可放 飞。 思考题 1、绘制雄性果蝇性梳图。 2、如何区分果蝇的性别? 3、简述果蝇被麻醉死亡后的状态。 2)果蝇♀♂识别 ? ♀ ♂ 个体 大 小 腹纹 5 3 腹部末端 尖 圆 性梳 无 有 果蝇♀♂识别 果蝇♀♂识别 果蝇♀♂识别 果蝇♀♂识别 果蝇♀♂识别 3)突变性状的观察 果蝇性状观察 3、眼睛的颜色 2、翅的大小 1、身体的颜色 残翅 野生型 小翅 黑檀体 白眼 红眼残翅 白眼小翅 白眼小翅 白眼小翅 黑身白眼 白眼 w X染色体 白眼w, 小翅 m, X染色体 白眼 w、小翅 m、焦刚毛 sn (刚毛卷曲如烧焦状) (全在X染色体) 刚毛形态 刚毛形态 黑檀体Ebony (e) 黑体 (b)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刚毛形态 正常(+) 正常(+) 小翅(vg) 小翅(m) 正常(+) 翅形 红色(+) 红色(+) 红色(+) 白色(w) 白色(w) 眼色 正常(+) 黑色(e) 正常(+) 正常(+) 黑色(b) 体色 野生型 黑檀体 残翅红眼 小翅白眼 黑身白眼 类型特征 性状、染色体和基因型 红眼(+) 白眼(w) 第一连锁群 长翅(+) 残翅(vg) 第二连锁群 灰身(+) 黑檀体(e) 第二连锁群 第三连锁群 长翅(+) 小翅(m) 第一连锁群 直刚毛(+) 卷刚毛(sn) 第一连锁群 灰身(+) 黑体(b) 第二连锁群 * 实验十二、果蝇的性状、生活史观察及饲养(3学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果蝇生活史中各个不同阶段的形态特点; 2.区别雌雄果蝇以及几种常见突变类型的主要性状特征; 3.掌握实验果蝇的饲养、管理及实验处理方法和技术。 二、实验材料、用具及试剂 果蝇:野生型,白眼黑身,白眼小翅,红眼残翅,黑檀体。 双目解剖镜、放大镜、小镊子、麻醉瓶、白瓷板、新毛笔、乙醚、酒精 三、实验内容 1.果蝇的生活史 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2n=8) 中文名:黑腹果蝇 果蝇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果蝇科、果蝇属,与家蝇是不同的种。 果蝇的优点:1、生活史短,20-25℃条件下完成一个世代需12-15天。2、繁殖率高,一对果蝇可产卵400-500只。3、饲养方便。4、突变率高。5、形态容易辨认。 果蝇的生活周期长短与温度关系很密切。30℃以上的温度能使果蝇不育和死亡,低温则使它的生活周期延长,同时生活力也降低,果蝇培养的最适温度为20-25℃。 4.2天 6.3天 18天 57天 幼虫?成虫 5天 8天 卵?幼虫 25℃ 20℃ 15℃ 10℃ 从表中可以看出,25℃时,从卵到成虫约10天;在25℃时成虫约活15天。 生活史: 完全变态: 最适温度:20-25℃ 生活史周期: 12-15 day (20-25℃) 10 day (26℃) 57 day (10℃) 羽化后: 8-12h 交配 两天后产卵 成虫存活:15 day (25℃) 卵:羽化后的雌蝇一般在12小时后开始交配,两天后才能产卵。卵长0.5mm,为椭圆形,腹面稍扁平,被绒毛膜,在背面的前端伸出一对触丝(filament) ,它能使卵附着在食物(或瓶壁)上,不致深陷到食物中去。 三龄幼虫4.5mm,在培养基上作沟穿孔。 幼虫:从卵孵化出来后,经过两次蜕皮,发育成三龄幼虫,此时体长可达4-5mm。肉眼可见其前端稍尖部分为头部,上有一黑色斑点即为口器。口器后面有一对透明的唾液腺,透过体壁可见到一对生殖腺位于躯体后半部上方的两侧,精巢较大,外观上是一明显的黑点,而卵巢则较小,可以此作为鉴别。幼虫活动力强而贪食,它们在培养基上爬行时,留下很多条沟,沟多而且宽时,表明幼虫生长良好。 蛹:幼虫生活7-8天准备化蛹,化蛹前从培养基上爬出,附着在瓶壁上,逐渐形成一梭形的蛹。在蛹前部有两个呼吸孔,后部有尾芽,起初蛹壳颜色淡黄而柔软,以后逐渐硬化,变为深褐色,表明即将羽化了。 成虫:幼虫在蛹壳内完成成虫体型和器官的分化,最后从蛹壳前端爬出。刚从蛹壳里羽化出来的果蝇虫体比较长,翅膀尚未展开,体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