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1.doc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0 PAGE 1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 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大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所致,病程有自限性,不需使用抗菌药物,予以对症治疗即可痊愈。但少数患者可为细菌性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性感染,此时可予以抗菌治疗。 。见表4.4。 【病原治疗】 见表4.10。 见表4.18。 见表4.19。 。 炭疽 本病病原菌为炭疽芽孢杆菌,属乙类传染病。一旦发现,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治疗原则】 1.患者应强制住院,严格隔离。 2.皮肤损害禁忌挤压及手术切开。 3.尽早应用抗菌药物。 【病原治疗】 见表4.29。 破伤风 本病病原菌为破伤风梭菌。新生儿破伤风应按乙类传染病报告。 【治疗原则】 1. 患者应住院治疗,环境要安静,避免刺激。 2. 皮肤损害的清创应在使用抗生素、镇静剂后1小时内进行。 3. 及早应用抗毒素及抗菌药物。遇有较深伤口或污秽创伤时应预防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病原治疗】 1.抗毒素:人抗破伤风抗毒素用前不需要做皮肤试验。马抗破伤风抗血清应用前做皮肤试验,阳性者应采用脱敏疗法。 2.抗菌药物:宜选药物为青霉素或多西环素(静脉给药);可选药物为甲硝唑。 气性坏疽 本病病原菌为产气荚膜梭菌。一旦发现,应立即以特殊感染病例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治疗原则】 1.患者住单间病房并实施床旁接触隔离。 2.尽早进行清创术,清除感染组织及坏死组织。取创口分泌物做需氧及厌氧培养。必要时应截肢。 3.早期足量应用抗厌氧菌药物,合并需氧菌感染时联合应用抗需氧菌药物。 【病原治疗】 1. 宜选药物:青霉素+克林霉素。 2. 可选药物:多西环素,氯霉素,头孢曲松或红霉素。 伤寒和副伤寒等沙门菌感染 伤寒和副伤寒是一类常见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除病原体、免疫性各不相同外,两者在病理变化、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均相近。 【治疗原则】 1.拟诊或确诊患者应按肠道传染病隔离,临床症状消失后,每隔5天取粪便标本做细菌培养,连续2次培养阴性可解除隔离。 2.在给予抗菌治疗前应留取血标本或粪、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获病原菌后做药敏试验。必要时可按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 3.疗程一般为10~14天。病情较重者病程初期可静脉给药,病情稳定后可改为口服给药。 4.抗菌治疗结束后仍需随访粪、尿培养,以除外带菌状态。如为带菌者,应予治疗。 【病原治疗】 1.首选氟喹诺酮类,但儿童和妊娠期、哺乳期患者不宜应用。 2.头孢曲松、头孢噻肟适用于儿童和妊娠期、哺乳期患者以及耐药菌所致伤寒患者。 3.亦可选用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或氯霉素。新生儿、妊娠期患者及肝功能明显损害的患者避免应用氯霉素。应用氯霉素期间应定期复查周围血象,监测其血液系统毒性。 4.伤寒带菌者治疗可选用阿莫西林或氟喹诺酮类口服,疗程6周。 布鲁菌病 本病病原菌为布鲁菌属,属乙类传染病。一旦发现,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治疗原则】 早期足量应用抗菌药物,疗程需较长,必要时可重复疗程。 【病原治疗】 1.宜选药物:多西环素 6周+庆大霉素(或链霉素)2~3周; 2.可选药物:多西环素 联合利福平6周,或复方磺胺甲噁唑6周+庆大霉素2周 。 钩端螺旋体病 本病是由各种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急性全身性传染病。 【治疗原则】 1.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休息与就地治疗。 2.尽早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可杀灭钩端螺旋体、减轻病情、减少器官损害及缩短病程。 3.为避免治疗后出现赫氏反应,初始治疗阶段抗菌药物的剂量宜小。 【病原治疗】 1.首选青霉素。 2.亦可选用阿莫西林、多西环素、庆大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等治疗。 回归热 本病由回归热疏螺旋体引起,根据传播途径,可分为有虱传回归热和蜱传回归热。 【治疗原则】 1. 虱传回归热和蜱传回归热抗菌治疗原则相同 2. 初始治疗时抗菌药物的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出现赫氏反应。 【病原治疗】 首选青霉素,可选药物有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头孢曲松等。 莱姆病 本病由伯氏疏螺旋体引起,为一种可能慢性化的虫媒传染病。 【治疗原则】 在不同疾病阶段选用抗菌药物有所不同,疗程应足够,以彻底杀灭螺旋体。游走性红斑疗程10~20天;有心肌炎、脑膜炎、关节炎者疗程3~4周。 【病原治疗】 见表4.30。 立克次体病 【治疗原则】 立克次体为细胞内寄生微生物,抗菌药物应用必须坚持完成全疗程(7天)。 【病原治疗】 见表4.31。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