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简答题。
1.四十年代国统区记叙散文的特点是什么?
答:四十年代国统区的记叙散文主要包括具有纪实功能的生活速写、旅途通讯、见闻杂记等。它们承续二三十年代同类作品所形成的正视现实、面向社会、批判写实、干预生活的传统,随着作家见闻经历的丰富而拓宽发展道路。战乱流离生活,内地闭塞状况,后方社会弊端,底层人民苦难,战后萧索景象,等等,都在记叙散文中得到广泛而如实地反映。如茅盾的《见闻杂记》、巴金的《旅途通讯》、丰子恺的“避难五记”等。整体上显示着作家的视野开阔了,与现实和底层人民的关系更密切了,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旧世界的色调也普遍增强了。
2.四十年代解放区散文的特点是什么?
答:与上海“孤岛”和国统区散文交汇构成战时散文发展主流而又具有独特风貌的是解放区“人民文艺运动”所产生的新型散文。解放区散文是以努力“写出新生活的内容和外观”而开拓现代散文发展新路的,报告文学获得了重大发展,杂文形成新的特质,记叙抒情散文改变了格调,散文的语言风格也往大众化和民族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3.抗战时期国统区散文小品在艺术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有哪些特点?
答:就艺术内容而言,这时期国统区的散文小品主要以各个作家抒怀述感的真挚性和独特性反映出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复杂性。作家的抒情自我形象因人而异,但大多可以归并入“在暗夜里呼唤光明者”或“在黑暗中战取光明者”的形象系列。从表现形式上说,大多是抒情小品、散文诗一类短小凝炼之作,又大多采用比喻、象征、暗示、寓意等间接抒情手法,写得曲折含蓄。通常出现的意象有曙前、冬夜、寒风、冰雪、星光、烛火、黎明、春天之类与黑暗和光明、现实和理想、今天与明天等矛盾冲突对应的景物和时序,从而曲折透露自己的心曲,隐约把握到了新旧社会处于生死决战关头的时代脉搏。
4、《野草》中鲁迅式的艺术哲学是什么?
答:首先是《野草》在艺术构思的造语、造象、造境、建构上广泛采取古老而又新鲜的象征主义方法。其次,《野草》的艺术哲学还表现于鲁迅在散文诗创作上,坚持着一种共生、互补、融化、创造的美学观。
5、鲁迅的记叙散文主要有哪些?
答:鲁迅的记叙散文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像《朝花夕拾》和晚年写的《我的第一个师父》、《女吊》这样的回忆性散文,这类散文是记事怀人的,有着浓郁的乡土色彩和自叙传色彩,是鲁迅对自己青少年时代生活的“反顾”,一般来说不是直接为现实斗争服务的;另一类是像《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忆刘半农君》、《关于太炎先生的二三事》等,也是记事怀人,悼念逝去的学生、战友和老师的,其中也有回忆的因素,但多是直接同现实斗争紧密结合的。
6、为什么说《朝花夕拾》具有浓郁的乡土色彩和自叙传色彩?
答:首先,《朝花夕拾》以个人的生活经历反映时代的侧面,显示了晚清社会的落后,封建思想枷锁的沉重,维新运动的劳而无功,日本帝国主义者的自大骄横,辛亥革命的半途而废。这些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状况和社会变故,伴随着鲁迅少年和青壮年的生活历程得到形象的表现,如《范爱农》。其次,《朝花夕拾》展现了一幅幅浓郁的江南乡镇的风俗画,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最后,《朝花夕拾》精彩地描绘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停滞的社会中劳动人民和知识界人士的面影,如《藤野先生》
7、朱自清亲情类散文的艺术风格有哪些?
答:首先,述实事,抒真情。如《儿女》就是自述为父心怀的名作。其次,于细腻处见精神的写人工夫。如最为人称诵的名篇《背影》。最后,家常絮语的典范。如《给亡妇》。
8、依据题材特色和思想倾向,谈谈丰子恺随笔散文的分类。
答:丰子恺的随笔散文,依据题材特色和思想倾向,约略可分为四类:一类是探究人生和自然的底蕴的,受佛教悟彻人生、世事无常思想的影响,带有悲观、虚无的玄思色彩,以早期的《渐》、《秋》、《两个“?”》等篇为代表;一类是描写儿童的挚爱和一颗赤子之心,这是丰子恺20世纪20年代后期创作的中心题材,脍炙人口的篇章有《给我的孩子们》、《华瞻的日记》、《儿女》等;一类是回忆自己生活经历和创作过程的,如《忆儿时》、《学画回忆》等;最后一类是取材于日常生活见闻,反映世态人情的,集中体现了他对现实和人生所采取的矛盾态度,这是丰子恺随笔的主要内容,最能代表他创作的基本特色。
9、林语堂幽默理论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是什么?
答:林语堂的幽默理论,给他的创作带来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正如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所指出:“在现代的中国散文里,加上一点幽默味,使散文可以免去板滞的毛病,使读者可以得一个发泄的机会,原是很可欣喜的事情,不过这幽默要使它同时含有破坏而兼建设的意味,要使它有左右社会的力量,才有将来的希望;否则,空空洞洞,毫无目的,同小丑的登台,结果使观众于一笑之后,难免得不感到一种无聊(Nonsense)的回味,那才是绝路。”
10.围绕徐懋庸“小品文的新危机”争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