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昴宿星-1B”军民两用卫星升空
2012年12月1日,法国“昴宿星-1B”(Pleiades1B)军民两用光学成像卫星由俄罗斯“联盟-ST”火箭发射入轨。该卫星质量970千克,分辨率为0.7米(也有报0.5米)。它与2011年12月17日发射的“昴宿星-1A”运行在同一个轨道面内。
全能大腕联合造
2001年,法国和意大利政府决定联合研制一个价值10亿美元的军民两用成像卫星系统—“光学和雷达联合地球观测系统”(ORFEO)。该系统包括2颗法国的“昴宿星”高分辨率光学成像卫星和4颗意大利的“宇宙-地中海”(Cosmo-Skymed)高分辨率雷达成像卫星。每颗卫星的地面分辨率等于或优于1米,质量预计不超过1吨,各带1台独立的光学成像仪或合成孔径雷达。该卫星星座的图像产品由法国和意大利共享,不象目前法国和德国分别拥有“太阳神”光学成像侦察卫星和“合成孔径雷达-放大镜”雷达成像侦察卫星那样,使用时需要协商来平等交换各自的卫星数据。
“光学和雷达联合地球观测系统”所采用的光学和雷达两种成像卫星各有千秋。光学成像卫星的优点是空间分辨率高,但存在不能全天候、全天时进行侦察的先天不足。而雷达成像卫星具有一定的穿透力,能识别伪装,发现地下军事设施。虽然其空间分辨率较低,但可全天时全天候使用,其幅宽也比较大,时间分辨率较高,这对全面观测战区和侦察全球性军事动态有重要意义。两者结合使用无疑能够达成最佳使用效果。
法国空间研究中心于2003年10月3日宣布,授予阿斯特留姆公司和阿尔卡特宇航公司(现已并入泰雷兹-阿莱尼亚公司)一份总额为3.14亿欧元(约3.6亿美元)的合同,规定由这2家公司为法国空间研究中心制造2颗“昴宿星”。它们分别于2011年和2012年发射,每颗卫星设计寿命为5年,卫星功率为1千瓦。阿斯特留姆公司为该项目的主承包商,制造卫星主体;阿尔卡特公司负责星上相机制造和进行图像遥测。
与法国的老牌光学遥感卫星“斯波特”相比,“昴宿星”在质量、外形、分辨率、观测灵活性以及数据获取模式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例如,“昴宿星”的质量只有970千克左右,而“斯波特-5”卫星质量的是3000千克;“昴宿星”的分辨率为0.7米,“斯波特-5”的分辨率为2.5米;“昴宿星”的有效载荷装在平台内部,“斯波特”卫星的有效载荷装在平台外部;“昴宿星”是通过使卫星整体绕滚动轴、俯仰轴大角度侧摆的方式来对不同目标进行灵活观测,“斯波特-5”是通过控制星载相机的方向来实现对不同区域的观测。
“昴宿星”主要为欧洲军方和国际商用客户提供服务,军事应用由法国国防部负责,民用和商业应用由斯波特图像公司负责,可与“斯波特”系列卫星相互补充。
现在,2颗法国的“昴宿星”高分辨率光学成像卫星和4颗意大利的“宇宙-地中海”卫星都已发射上天,也标志着“光学和雷达联合地球观测系统”已全部建成。
个头不大挺先进
“昴宿星-1A”、1B以180°相位等间隔运行在高度694千米,倾角98.2°的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重复周期26天,设计寿命5年。
该星座可覆盖全球,24小时内能对地球上任何一点进行观测,提供分辨率0.7米全色图像和分辨率2.8米的多光谱(蓝、绿、红、近红外)图像,幅宽20千米。“昴宿星”能沿着轨迹获得几幅连续的图像,而且每颗卫星每天提供250幅以上图像,能够拼合出较大的地面景象;可提供350×20千米或150×40千米的立体图像,拼图尺寸可达120×120千米。
卫星采用阿斯特留姆公司的“天体卫星-1000”平台。这种平台设计紧凑,结构小巧,采用六边形结构,可保证卫星的指向灵活性。它采用“光纤陀螺+星敏感器”的控制系统方案,姿态控制精度为0.017°,用以保证卫星高精度成像。为达到高定位精度要求,有效载荷与平台的接口也进行了简化,星跟踪器和陀螺仪直接安装在有效载荷结构上,避免了平台热扰动对测量精度的影响。为提高性能,星跟踪器测光头安装在相机瞄准线的正交轴上。
星体顶部安装了3个以120°间隔均匀分布的太阳电池翼,每个翼均带有2根支撑桁架,以便提高整体刚性。太阳电池翼面积约5平方米,翼面采用轻型面板结构和高效三结砷化镓电池。太阳能电池翼的寿命末期功率为1.5千瓦,平均功率850瓦。为确保稳定度,太阳电池翼采取固定安装方式,直接与平台结构相连。
卫星采用三轴姿态稳定,可进行滚动和倾斜机动,卫星最大侧摆角60o,所以可支持三维立体成像。星上数据传输采用X频段,由3个相互独立的155兆比特/秒数传通道传输,总数传速率约465兆比特/秒。星上的X频段数传天线为波纹喇叭天线,安装在一个两轴旋转的万向架上,以保证卫星在侧摆成像和机动过程中天线指向正确。为减少对卫星的扰动,数传天线驱动机构在卫星成像期间不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