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XR专升本大课正常表现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影后缘上段是左心房, 下段为右心房, 心影后缘与脊柱之间称“心后间隙”,食管和降主动脉在此间隙通过;降主动脉密度较高,沿脊往前方向下走行。 LA RA A弓 升A PA圆锥 右心室 左室尖 右前斜位45 心脏左前斜位 左前斜位可见心脏的房室间隔大致与x线束平行,左、右心几乎对称性分为两半,在一个平面上展开, 心前缘为右心,心后缘为左心。 心缘上段是心房,下段为心室。 心影上方的主动脉也在一个平面上显示升、弓和降部,此三部分主动脉与心影上缘围成“主动脉窗”,窗内包括气管分叉部、肺动脉和主支气管。左前斜位心前间隙较大,大致呈长方形。 AA RA RV A弓 A-P窗 LA LV 左前斜位60 不重叠或1/3以内 正常心脏形态及其生理影响因素 心脏形态受生理因素的影响在常规X线片表现有所不同。 正常心脏依体型不同分为横位、斜位和垂位3种类型。 正常心脏形态及其生理影响因素 横位型心脏见于体型矮胖者. 其胸廓相应较宽,膈肌位置高,心脏纵轴与人体横断面的夹角小于45度。心脏与膈肌的接触面加大,呈横位, 心胸比率常大于0.5,左心缘肺动脉段凹陷,主动脉结较大。 该型在中老年人中较常见。 垂位型心脏见于身体瘦长者。 其胸廓狭长,膈肌位置低,心脏纵轴与人体横断面的夹角大于45。 心脏与膈肌的接触面小,呈直立状。 心胸比率远小于0.5,通常在0.4以下,肺动脉段较长且略突出。 此型较少见,仅占10%左右。 : 斜位型,又称中间型心脏,体型胖瘦适中。 胸廓介于上述两型之间,心脏纵轴与人体横端面的夹角为45度。 心胸比率在0.4—0.5 之间。 此型最多见,绝大多数人,尤其青壮年为斜位型心脏。 1心胸比率 = 0.5 正常 0.51-0.55轻度大 0.56-0.60中度大 0.60 重度大 2心型: 直型45(52-55) 斜型=45(43-45) 横型45(32-35) 心血管XR专升本大课正常表现 医学影像技术在心脏与大血管疾病 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常规放射学检查 心脏位于纵隔内,分别与两侧胸腔相邻,X射线穿透胸部后,由于心脏与肺组织对X线的吸收不同,心脏的边缘与含气的肺组织形成良好的自然对比;有利于进行X线检查。 心脏X线检查包括透视、平片和心血管造影检查。 X检查的应用价值及限度 作用 摄片:心血管位置、大小和轮廓; 透视:搏动和功能情况; 其它:结合肺血管改变判断血液动力学变化或功能的变化。 限制 解剖结构重叠; 心包、心壁、心腔缺乏对比; 正常范围变化幅度大; 病变早期不产生形态学变化; 不同病变表现重叠。 超声心动图检查 专门用于心血管系统检查的超声仪称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以其普及率高、价格低廉、无创伤、无射线辐射危害、操作简便实时显示图像、易于重复检查和敏感性高等优势而广泛用于临床。 超声心动图除了显示心脏大血管的解剖结构外还能评价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情况,已经成为心脏大血管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 CT检查 多层螺旋CT的扫描速度可达每层采集时间仅数十毫秒,可适用于心脏大血管的检查。 心脏大血管CT检查需应用心电图门控技术。 螺旋CT机可以从多方位;立体显示心脏大血管的解剖形态和腔内情况,还可用于心脏大血管的血流方向、速度,心肌灌注和储备功能的评价。 MRI检查 应用心电图门控消除心脏运动影响是MRI心脏大血管检查的重要技术措施。 由于MRI可以任意选择取层方位,以利于最佳显示心脏解剖结构或病变的细节。 MRI软组织对比分辨力高,可分辨较高信号的心内膜、中等信号的心肌和在高信号脂肪树托下的心外膜,以及低信号的心包。 心血管造影 心血管造影行DSA检查。DSA数字成像方式有明显高的密度分辨力及多种图像后处理能力,可充分满足心脏大血管系统显示的需要。 心血管造影用于显示心脏及大血管内部的信息,包括形态、血流状况,心脏功能等。 冠状动脉造影是心血管造影的重要应用领域,对冠心病的诊断被视为金标准。 心血管造影的另一重要应用领域是作介入治疗的导向如冠状动脉狭窄、心脏缺损的修补等。 循环系统正常X线解剖 心脏大血管常规X线摄影解剖 心脏大血管x线摄影采用后前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和左侧位4个标准位置,以后前位和左侧位组合最为常用。投照时采用远距离摄影。 心脏后前位 后前位(亦称正位) 可见心脏约1/3位于左胸部,1/3位于右胸部。 右心缘分为上、下两段 上段在年轻人较平直,为上腔静脉;老年 者呈弧形,为升主动脉的边缘 下段均呈弧形,系右心房的右缘。 左心缘分为三段,均呈弧形, 上段称主动脉结,为主动脉弓的投影; 中段为肺动脉段‘主要由肺动脉主干构成,此段的弧度最小; 下段为左心室的边缘,其下部为心尖,凸向左下。

文档评论(0)

130****86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