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封历史上的“文举三鼎足”
我国的科举制度萌芽于南北朝,始于隋,成于唐,到了宋代日趋完善,至1905年被废止。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走上仕途的通天大道。
“文举三鼎足”乃是对科举考试中的文状元、榜眼、探花的称誉,形容三者如鼎之足,撑起科举考试这一造才大鼎。
唐代科举共开进士科263科,取进士近7000人,其中文状元中除69人籍贯不详外,余下的155人大部分集中在河北、河南、陕西三省。
宋代取文状元118人,其中浙江24人、河南20人、福建17人、江西11人、江苏9人、安徽9人、四川6人,其他分散在各省。从唐宋时期的文状元分布情况看,河南一直居第二位,但如果加上榜眼和探花的人数,则河南在此时期的科举考试中应列全国首位,可谓“英才多出中原”。
开封在唐代为地方城市,没有出过状元,但在宋朝118位文状元中,开封取得状元的有10人,占河南状元人数的一半,成为全国各城市之首。
开封的状元
张去华(938~1006), 为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的状元。张去华曾任工部侍郎,为官清廉。
李肃(940~972),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状元。只因他嗜酒成性,酣醉而死,年仅32岁。
宋准(938~989),杞县人,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状元,为宋庠族叔。
宋准取得状元有一个故事。当时贡士徐士廉击登闻鼓告状,说宋准是因私情而中。宋太祖震怒,亲召宋准于殿上复试,仍评定其为状元。中国科举确立殿试制度始自宋准。宋准也成为中国科举殿试第一人。
宋准曾受令出使契丹,又做了几年知州,后加入编写文献工作,主持过贡举,也做过河北转运使。惜51岁病逝。
张师德(978~1026),为张去华之子,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状元。张师德中状元后,宋真宗派他从事外交工作,后官至刑部员外郎、吏部郎中、左谏议大夫、知制诰。
宋庠(996~1066),杞县人。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状元,是乡试、会试、殿试皆第一而连中三元的英才。其实他的弟弟宋祁更不得了。当年兄弟二人一同参加考试,按成绩宋祁当为状元,宋庠名列第三,但垂帘听政的章宪太后宗法观念严重,认为“不欲以弟先兄”,就把本应为状元的宋祁降为第十名,取兄宋庠为状元。当时人曰“一榜两状元”。
宋庠初为知制诰,帮助皇帝起草文书。中国文武科考之分缘自宋庠之功。宝元中期宋庠为右谏议大夫,任参知政事(副相);范仲淹变法失败后,任枢密使;皇元年(1049年)拜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宋家兄弟以文学名闻天下,诗文画俱佳。
王拱辰(1012~1085),咸平(通许)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状元,深受仁宗喜爱,庆历元年(1041年)为翰林学士。
王拱辰官至吏部尚书三司使,他为官55年,是北宋从政最长的状元。
王拱辰擅长文学,所写奏章常在宫中传阅。欧阳修是他的连襟亲戚,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继母王氏是王拱辰的孙女。
许安世(1040~1084),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状元。其诗文为欧阳修等文坛巨匠所看重,病逝时才44岁,苏轼曾为之解衣助葬。
时彦(?~1107),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进士第一名,为吏部侍郎。任开封府尹时,时彦用铁腕强化治安,深得东京人民的好评,后官至工部尚书,病逝于任上。时彦的诗词水平很高,《全宋词》中收有其所作《青门饮·寄宠人》一首。
李常宁(1037~1088),宋哲宗元三年(1088年)状元,考中状元时已51岁。被授镇海军节度判官,同年六月死于任上。
蔡(nǐ)(1067~1124),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状元。蔡人品极差,中状元后,即投身奸相蔡京,据说他还是因力捧蔡京而被录为第一名的。不过他的文章写得相当好,徽宗曾将他的策对颁行天下,以示嘉许。
中国科举史上唯一的“四元”状元
金开科举只43次,有据可查的状元有42人,全部分布在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四省之内,亦有少数女真族人。
孟庆献(1130~1180),字友之,开封人,金世宗大定三年(1163年)癸未科进士第一名,赴试竟夺得乡试、府试第一,又赴燕京参加会试,会试第一即是状元,孟庆献又夺得会试第一名,连中三元,名声大噪。在海陵王增加的殿试中又夺得第一名,成为中国科举史上唯一的“四元”状元,名声播于朝野,被人称为“孟四元”。因母亲病逝,他过度哀伤,50岁即病逝。
给忽必烈深夜讲学布道的大师
王鹗(1190~1273),字百一,开封兰考人。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年)甲申科进士第一名。金亡,忽必烈遣使臣礼聘王鹗,予以重用。王鹗给他讲齐家治国之道,常及深夜。后专门让其迁居大都(北京),赐宅一所。
元世祖继位后,任命王鹗为翰林学士承旨,朝中制诰典章大多出于王鹗之手。他又直接参与编纂《太祖实录》及辽、金二史工作。由于王鹗的努力,元当时的纪纲、典章焕然一新,朝中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元代的科举也是因王鹗的力奏开始的。他又建立国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