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13 朱德的扁担 (第2课时).pptVIP

二年级上册语文13 朱德的扁担 (第2课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李广爱兵尽责】飞将军李广爱兵如子,行军遇缺水断粮时,见水见食,士兵不全喝到水,他不近水边;士兵不全吃饱,他不尝饭食。 【绕口令】扁担长,板凳(dèng)宽,扁担绑在板凳上, 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不知是扁担绑在了板凳上,还是板凳绑在了扁担上。  课文以“朱德的扁担”为题,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革命伟人的鲜活形象。 1.读一读 hóng jūn shēng chǎn jǐng gāng shān shān gāo lù dǒu 红 军 生 产 井 冈 山 山 高 路 陡 duì wu zhū dé zuò biǎn dan fān shān yuè lǐng 队 伍 朱 德 做 扁 担 翻 山 越 岭 教师点拨:注意“生、产、山、朱”是翘舌音,“做”是平舌音。“队伍”的“伍”是轻声。 2.读句子,注意带点的词。 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教师点拨:这是朱德和大家一起去挑粮的句子,带点的词语都是动词,使人物朱德的艰苦朴素、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形象更加生动,使读者如见其人。朗读时,要重读这几个动词。 ? ? ? 3.朗读课文 教师点拨:这是一篇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文章,朗读时要像讲故事一样,语气要加重,稍慢。 4.朱德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 教师点拨:读相关的段落,联系全文回答。 参考答案:因为朱德知道,他原来的扁担一定是战士们心疼他,不让他挑粮而藏起来了。他下定决心要去挑粮,怕战士们又藏起他的扁担,所以在扁担上写了“朱德记”三个字,这样就是告诉战士们这条扁担是朱德专用的,任何人不准拿走。 一、选择合适的读音填空。 1. ɡānɡ  xié  dé  fěn  dí  chǔ 粉(   )   鞋(   )   冈(   ) 德(   ) 敌(   ) 储(   ) 2. dān   dàn   dɑn 一担(  )粮食  担(  )心  扁担(  ) dɑn fěn xié ɡānɡ dé dí chǔ dàn  dān 二、看拼音写词语。 shēnɡ chǎn huì shī hónɡ jūn chuān guò bì dìng jǐng gāng shān zuò shǒu gōng 做 手 工 生 产 会 师 红 军  穿 过 必 定 井 冈 山 三、填上合适的词。 一(   )扁担    坚守(   ) 一(   )队伍 储备(   ) 一(   )粮食 粉碎(   ) 一(   )草鞋 战胜(   ) 困难 根 阵地 支 粮食 袋 围攻 双  * * 第 二 课时 朱德的扁担 13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 2.学习课文,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难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 核心问题: 课文表现了朱德同志什么样的品质? 串珠问题: 1.故事发生在哪儿 ? 2.大家是用什么挑粮的? 3.后来是谁把朱德的扁担藏了起来?为什么? 4.朱德同志怎么做的? 1.“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会师”一词指的是什么? 从“不远处” 可以看出什么? “会师”指的是朱德同志带领的起义队伍与毛泽东同志的队伍会合在一起。之后,组建了以毛泽东为首的红军队伍。 “不远处”点明了井冈山周边环境的险恶,为下文的艰苦挑粮做了铺垫。 2.“红军要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哪些词语写出挑粮的困难? “五六十里”“山高路陡”说明从井冈山到茅坪挑粮困难重重,一是路程长,二是路难走。 3.“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为什么大家都争着去挑粮? 因为红军战士不怕吃苦,所以争着去挑粮。表现出红军战士不怕危险、不怕困难、团结互助的大无畏精神。这也是为后面朱德同志也争着挑粮埋下伏笔。 4.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道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朱德同志是怎样挑粮的?表现了什么? “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是说朱德与战士们一样的装束,一样的艰苦朴素;“满满的”“爬山”表明朱德挑的粮跟战士们一样多,一样沉,经历了一样的艰难,这是朱德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具体表现。

文档评论(0)

微微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