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督教在中国现状 天主教: 目前全国有天主教堂、会所4600余座,教职人员4000人。天主教开办的神哲学院有11所,修女院数10个。天主教的全国性组织为中国天主教爱国会。据网络资料,天主教信众约1200万。 基督教(新教、耶稣教): 全国现有基督教教堂12000余座,简易活动场所25000余处,教牧传道人员18000余人。在全国还开办有13所基督教神学院。全国性组织为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中国基督教协会。这两个组织统称“基督教两会”。据中国民族宗教网资料,基督教信众约3500万。 东正教: 其地位未得到官方正式认可。据网络资料,在中国大陆,有大约一万三千名大部分为俄罗斯裔的正教徒分别于国内四个祈祷场地定期祈祷聚会。 三、个案研究:关于藏传佛教与活佛转世制度 西藏的历史沿革(一) 远古时期,西藏地区生活着藏人的先民。 到公元6世纪时,藏族先民的部落群经过数千年的迁徙、发展和分化组合,形成大大小小的数十个部落联盟。 在这一过程中,悉补野部落在拉萨河流域逐渐形成了一个统治中心。 悉补野部的松赞干布即位,主要政治活动包括: 创制了通行至今的藏文和制定法律。 建立了一套军政、军民结合的行政体制。 进行统一青藏高原的事业,建立吐蕃王朝。 641年,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进藏,奠定了吐蕃与唐朝二百余年频繁往来的“甥舅亲谊”。 公元842年,吐蕃王朝因王室内讧和部族之间的混战而分裂瓦解,出现众多互不统属的地方势力。它们各占一方,互相征伐,战争连绵持续了四百余年。 西藏的历史沿革(二) 蒙古在政府南宋、建立元朝的过程中,封萨迦派法王八思巴为国师、帝师,并通过八思巴举荐,任命了总管西藏事务的行政长官和13个万户府的万户长。一般认为,十三世纪中叶西藏地区正式归入元朝版图,成为中国元朝中央政府直接治理下的一 个行政区域。 明朝中央对西藏地方的治理,沿袭了元朝的办法,先后设置乌思藏、朵甘两个 “卫指挥使司”和“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分别管理前后藏、昌都和阿里地区的军政事务。 清朝对西藏的治理,正式确定了达赖喇嘛和班禅喇嘛的封号,达赖喇嘛在拉萨统治西藏的大部分地区,班禅额尔德尼在日喀则统治西藏的另一部分地区。1727年,清朝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监督西藏地方行政。 中华民国建立后,先后设立蒙藏事务局、蒙藏 委员会,1940年,国民政府在拉 萨设立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作为中央政府在西藏的常设机构。 西藏的历史沿革(三) 1951年5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就西藏和平解放达成协议,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 根据协议,中央政府负责西藏的涉外事务与防务;中央政府对西藏现行制度及达赖喇嘛的固有地位及职权不予变更;尊重西藏人民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自由得到保护,西藏的社会改革,采取与西藏领导人员协商解决,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等。 1959年3月后,中央政府在西藏实行民主改革。1965年9月正式成立了西藏自治区。 佛教入藏与藏传佛教的建立 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数,属于北传佛教。 佛教是从印度和中原两个方向传入西藏。 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执政时期,他先后迎娶尼泊尔国王的女儿赤尊公主和唐朝宗室女儿文成公主。赤尊公主和文成公主都是佛教信徒,两位公主入藏后带来了佛像和佛教僧人,在拉萨兴建了大昭寺和小昭寺,供奉释迦牟尼像,成为西藏最早兴建的佛教寺庙。松赞干布主持翻译了大量佛经,并制定法律明令人们要信仰佛教,佛教开始在吐蕃传播起来。 经过与西藏其他宗教势力和政治力量的斗争,最后正式形成藏传佛教是在10-11世纪。 达赖喇嘛和班禅名号的来由 达赖喇嘛的名号产生于1578年。当时格鲁派大活佛索南嘉措应邀到蒙古地方弘扬佛法,蒙古首领对其产生了仰慕之心,赠给尊号“圣识一切瓦齐尔达赖喇嘛”的称号。“圣”,是超凡入圣超出尘世之意;“识一切”,是藏传佛教对在显宗方面取得最高成就的僧人的尊称;“瓦齐尔达赖”,译成汉语是执金刚,是藏传佛教对在密宗方面取得最高成就的僧人的尊称;“达赖”,蒙古语是大海之意;“喇嘛”,藏语是上师之意。 班禅的名号产生于1645年。蒙古和硕特部的固始汗,赠给扎什伦布寺寺主洛桑却吉坚赞“班禅博克多”的称号。“班”为梵文班智达之意,即智慧学者,“禅”藏语,意为大,“博克多”,是蒙语,是对大学者尊称,班禅即大学者之意。1713年清廷加封“额尔德尼”(满语,为梵文 ratna 的变音,意译宝师)称号。 活佛转世制度 活佛转世制度是藏传佛教所独有的一种宗教首领的传承方式。在此之前,西藏各大教派的传承主要有两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