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脊髓损伤及定位 上田敏认为Brunnstrom评价法正确地把握了脑卒中偏瘫的恢复过程,判定标准基本明确,但是分级太粗,应将其细分以便增加敏感性。为此,上田敏以Brunnstrom评价法为基础设计了12级评价法。 Brunnstrom Ⅰ、 Ⅱ、 Ⅲ 、Ⅳ 、Ⅴ、 Ⅵ级分别相当于上田敏十二级评价法的0、(1、2)、(3、4、5、6)、(7、8)、(9、10、11)、12级,因此上田敏十二级评价法和Brunnstrom评价法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脊髓 脊髓呈微扁圆柱体,位于椎管内,为脑干向下延伸部分。脊髓由含有神经细胞的灰质和含上下行传导束的白质组成。脊髓发出31对脊神经分布到四肢和躯干;同时也是神经系统的初级反射中枢。正常的脊髓活动是在大脑的控制下完成的。 (一)外部结构: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组成部分之一,全长42~45cm,上端于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接,下端至第一腰椎下缘,占据椎管的2/3。脊髓自上而下发出31对脊神经,与此相对应也分为31个节段,及8个颈节(C1-C8),12个胸节(T1-T12),五个腰节(L1-L5),五个骶节(S1-S5)和一个尾结(Co)。每个节段有两对神经根-前根和后根,在发育过程中,脊髓的生长较脊柱生长慢,因此到成人时,脊髓比脊柱短,其下端位置比相应脊椎高。 了解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有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在脊髓这种对应关系的推算方法是:上部颈节(C1-C4)大致与同序数椎骨的椎体相对应;下部颈节(C5-C8)和上部胸节(T1-T4)与同序数椎骨的上一椎体相对应;中部胸节(T5-T8)约与同序数椎骨上方第二节椎体相对应;下部胸节(T9-T12)约与同序数椎骨上方第三节椎体相对应。全部腰节(L1-L5)约平对第10~12胸椎椎体的范围内。骶节和尾节(S1-S5、Co)约平对第12胸椎和第1腰椎椎体的范围内。 脊髓全长粗细不等,有两个膨大,颈膨大(C5-T2),发出支配上肢的神经根。腰膨大(L1-S2)发出支配下肢的神经根。 与脑膜相对应的脊髓膜,也有三层,最外层为硬脊膜,是硬脑膜在椎管内的延续,在骶随节段水平硬脊膜形成盲端;其下面为薄而透明的蛛网膜;最内层为富有血管的薄膜,称为软脊膜,紧包于脊髓的表面。硬脊膜外面与脊椎骨膜之间的间隙为硬膜外腔,其中有静脉丛和脂肪组织;硬脊膜与蛛网膜之间为硬膜下腔,期间无特殊结构,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为蛛网膜下腔,与脑蛛网膜下腔相通,期间充满脑脊液。 二、脊髓内部结构 脊髓由白质和灰质组成。灰质呈灰红色,主要由神经细胞核团和部分胶质细胞组成,横切面上成蝴蝶形或“H”形居于脊髓中央,其中心有中央管;白质主要由上下行传导束及大量的胶质细胞组成,包绕在灰质的外周。 1、脊髓的灰质 可分为前部的前角和后部的后角及C8-L2和S2~4的侧角。此外还包括中央管前后的灰质前联合和灰质后联合,他们合称中央灰质。灰质内含有各种不同大小、形态和功能的神经细胞,是脊髓发出和接受冲动的关键结构。前角主要参与躯干和四肢的运动支配;后角参与感觉信息的中转;C8-L2侧角是脊髓交感神经中枢,支配血管、内脏及腺体的活动(其中,C8-T1侧角发出的交感纤维支配同侧的瞳孔扩大肌、睑板肌、眼眶肌、面部血管和汗腺),S2~4侧角为脊髓副交感神经中枢,支配膀胱、直肠和性腺。 2、脊髓的白质 分为前索、侧索、后索三部,前索位于前角及前根的内侧,侧索位于前后角之间,后索位于后正中沟与后角、后根之间。此外灰质前联合前方有白质前联合,灰质后角基底部的灰白质相间的部分为网状结构。白质主要由上行(感觉)、下行(运动)传导束及大量的胶质细胞组成,上行纤维束将不同的感觉信息上传到脑,下行纤维束从脑的不同部位将神经冲动下传到脊髓。 (1)上行纤维束:又称感觉传导束,将躯干和四肢的痛温觉、精细触觉和深感觉传至大脑皮质感觉中枢进行加工和整合。主要有:1薄束和楔束:走行在后索,传导肌肉、肌腱、关节的深感觉(位置觉、震动觉和运动觉)和皮肤的精细触觉至延髓的薄束核和楔束核,进而传至大脑皮层;2脊髓小脑束:分前后束,分别位于外侧索周边的前后部,将下肢和躯干下部的深感觉信息经小脑上、下角传至小脑皮质,与运动和姿势的调节有关;3脊髓丘脑束:可分为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分别走行于外侧索的前半部和前索,两束将后根的传入信息向上传至丘脑腹后外侧核(侧束传导痛温觉,前束传导触压觉),进而传至中央后回和旁中央小叶后部进行整合,是感觉传导通路的重要部分。 (2)下行纤维束:又称运动传导束,将大脑皮质运动区、红核、前庭核、脑干网状结构及上丘的冲动传至脊髓前角或侧角,进而支配躯干肌和四肢肌,参与椎体束和锥体外系的形成,与肌肉的随意运动、姿势和平衡有关。主要有:1 皮质脊髓束:分皮质脊髓侧束和皮质脊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6课 从小爱科学 第1课时(教学课件)2025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pptx
- (完整)深圳市小学一至六年级英语单词表 .pdf VIP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蛟川书院小升初(分班)数学素质测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 读西游记的读后感(最新).docx VIP
- RCC-G 计部分.pdf VIP
-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22年版)参考.pdf VIP
- 课题申报书: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研究.docx VIP
- 机械基础 课件 模块二任务二 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及演化.pptx
- 1.乒乓球运动概述教材编辑.ppt VIP
- 偏头痛的护理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