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宗师南怀瑾_一无所长,一无是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国学宗师南怀瑾_一无所长,一无是处   【人物档案】南怀瑾(1918-2012),浙江乐清人,国学家,实业家,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他自小接受中国私塾传统教育,少年时期就已读遍了诸子百家的各种经典。一生著述颇丰,其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内容往往将儒、释、道等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代表作有《论语别裁》《老子他说》《金刚经说什么》等。   【素材快递】   弃武向佛,面壁三年图破壁   1918年,南怀瑾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县。小时候的他调皮捣蛋,一次,南怀瑾和邻居孩子吵架,互骂脏话,父亲一气之下,把他推进门前小河沟里,成了落汤鸡的南怀瑾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13岁那年,他小学毕业考试考了个倒数第一,拿了个肄业证书。父亲要他去学木雕或去商店做学徒,他不肯,而是在家自修。四年间,除精研“四书”、“五经”外,涉猎遍及诸子百家,同时苦心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医药卜算、天文历法诸学。   1935年,17岁的南怀瑾听说杭州浙江国术馆不要学费,管吃管住,于是欣然前往。在同班同学中,他个头最小,年纪最轻,但每门功课,每种武艺,他学得最快最好。两年后,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获得武术教官的资格。后在成都中央军校任校教育队武术教官和政治指导员,并在青城山灵岩寺认识了禅宗大师袁焕仙。1942年,袁焕仙到成都创办维摩精舍,南怀瑾辞去公职,追随其左右潜心修佛参禅。袁焕仙在维摩精舍讲学,涉及儒释道三家学问,南怀瑾把它逐字逐句地记录下来,编成《维摩精舍丛书》。为求深入研究佛法,南怀瑾奔赴峨眉山的大坪寺闭关,穿上僧衣三年闭关阅藏,斋戒素食,青灯古佛旁日夜苦读经、律、论佛家经典,通读佛教典籍《大藏经》,终生受益。   素材解读:作家柳青曾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关头只有几步。”此言甚是。从一个生性顽劣的孩子成长为学有所成的大家,和他不间断的学习密不可分。生逢乱世,如不能报国杀敌,就当独善其身,遇到感兴趣的佛学理论,南怀瑾毅然决然辞去公职,闭关三年,潜心修道参禅,深悟禅机,对佛理有了精深的研究,对以后的著书立说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适用话题:顽劣、改正错误、潜心学问、机缘   呕心沥血,著书只为稻粱谋   出关后,南怀瑾辗转来到台湾,两女两子先后出生,他栖身于基隆海滨一个陋巷里,挤在瓦可漏月、门不闭风的小屋里。为了生存,一家人不得不典当衣物。1955年,他在窘困的处境下,写出了《禅海蠡测》一书,却一本都卖不出去。不久,他举家迁到台北龙泉街,住在贩夫走卒喧嚣终日的菜市场附近。此处环境更为恶劣,污秽堆积的菜市场臭气熏天,贩夫走卒之声喧嚣终日。南怀瑾身居其中却充耳不闻,在困顿中煮字疗饥,他常右手执笔写书,左手抱着幼子,双脚还要不停地推着摇篮,以防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哭闹。他凭着惊人的记忆力完成了《楞严大义今释》、《楞伽大义今释》两力作。但在书店堆放在角落里,少有人购买。后来,一个商人出钱买下一些书,谁知这个商人原来是个肉商,把这些书买回去后,拆开来包肉用的。南怀瑾没有灰心丧气,而是继续写下去。   真正让南怀瑾“大红大紫”的则是一本《论语别裁》。南怀瑾用时代的角度,白话的表达,加以经史的空前方式讲《论语》,受到了大众的广泛追捧。讲稿随后以《论语别裁》为书名出版,引起轰动。后来,复旦大学出版社于1990年在大陆出版《论语别裁》,风靡一时。几年间,《论语别裁》发行即过百万册,堪称中国图书界的一个“神话”。   素材解读:超然物外、性情洒脱是南怀瑾的秉性,所以他能在艰辛的日子里穷而不愁、潦而不倒,依旧能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捡起搁置很久的笔,在窘困的处境下,著书立说。《论语别裁》打通了庙堂和江湖的界限,让普通大众对传统儒家文化有了亲切感。从一本书也卖不出去,坚持到洛阳纸贵、一书难求,显示出他的国学造诣之深厚。   适用话题:君子固穷、坚守、闹中求静、叩问内心   书生报国,修建温金大动脉   1912年4月,孙中山乘船来到温州,看到这个地方还没有通火车,觉得很遗憾,于是将修铁路的理想写进《建国方略》中。然而,七十年过去了,温金铁路都因为山高水急,投资过巨屡次胎死腹中。1988年,来自温州老家的领导想让南怀瑾出山修温金铁路。修铁路,谈何容易!那是用钱铺起来的,投资大且不论,还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环节,其中的艰难与复杂难以想象。周围人都劝导:“拿钱去修铁路,恐怕只有傻瓜才会干这样的事!”   夜阑更深,南怀瑾辗转反侧,起身下床,在灯下翻开了孙中山的《建国方略》。浙江矿产资源相对贫乏,而浙西南的温州地区却蕴藏丰富。如果修建一条由温州直达金华、进而把温州与浙赣铁路大动脉紧紧联接起来的铁路,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于是南怀瑾不顾年事已高,不惜透支体力与精力,答应出面牵头修建金温铁路,并拿出毕生积蓄1286万美元进行投资。1992年12月,金温铁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