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景观形成要素与构型.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景观形成要素与构型;1 影响景观构型或形成的因素什么? 2 如何描述景观空间构型差异?;1 景观结构形成的自然要素 (1)地貌因素 (2)土壤因素 (3)气候因素 (4)植被因素 (5)自然干扰 2 景观构型 (1)斑块—廊道—基质景观镶嵌结构 (2)网络—结点构型 ;(1) 地貌因素 主要地貌景观类型, A 按成因划分: 原生地貌(通过火山作用和构造运动产生) 次生(后生)地貌(通过各种外营力产生) 其中,次生地貌中可区分为冰川地貌、海洋地貌、风成地貌、溶岩地貌、黄土地貌、流水地貌、坡移地貌等。 ;5;6;7;次生地貌(风成地貌);9;10;次生地貌(流水、冰蚀地貌);12;次生地貌(冰蚀地貌);次生地貌(河口地貌);15;16;次生地貌(海蚀地貌);18;19;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五大类型。 山地又分极高山、高山、中山和低山;21;地貌特征是景观变化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影响最久远的特征 产生地表自然地貌的主要过程: ① 地壳构造运动—形成了火山和其它更陡峭的地形; ② 风和流水作用—形成风成地貌和流水地貌,风和水的侵蚀使山地变得平缓; ③ 重力和冰川作用—重力使土体或岩石发生位移而产生独特地貌,从而改变局部景观特征,冰川的侵蚀和搬运作用而改造地表形态使景观变得平坦。 ;土壤是重要的景观成分划分依据 土壤类型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和地域性特点 地带性:生物气候条件 地域性:地形、母质、水文地质及人为耕作影响;我国的土壤分布自东部沿海地区从温带至热带森林土壤分布符合纬度地带性现规律: 漂灰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红壤→黄壤→赤红壤→砖红壤 ;25;土壤;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土壤微生物类群组成等因素的差异对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气候是景观分异最重要因素。 其意义在于: ① 气候 → 光合、呼吸作用 → 生长与发育→生长型或生态型 → 景观格局。 ② 气候 → 岩石风化 → 地形地貌的形成 ③ 气候 →土壤过程 → 植物的水分养分等的供给及循环途径。 ;29;30;31;32;33;34;35;36;典型气候景观;典型气候景观;典型气候景观;典型气候景观;典型气候景观;典型气???景观;典型气候景观;典型气候景观;45;(4)植被因素;;48;49;1 景观结构形成的自然要素 (1)地貌因素 (2)土壤因素 (3)气候因素 (4)植被因素 (5)自然干扰 2 景观构型 (1)斑块—廊道—基质景观镶嵌结构 (2)网络—结点构型 ;最小测量单位,主要用于空间测量单位 粒度是景观组分规模大小的量度,是一个与尺度密切相关的概念 相关概念:细粒景观、粗粒景观 ;粗粒结构景观 多样性高,但局部地区多样性却低——保护水源或内部特有物种提供大型自然植被;为工业区提供大面积的建筑用地;不利于多生境物种的生存 细粒结构景观 整体单调,但局部多样性高,有利于多生境物种生存,不利于要求大斑块的内部物种的生存 ;53;指(邻近的)不同景观单元之间的相异程度 低对比度景观、高对比度景观 度量指标:;2 对比度(contrast,CON) 用来描述景观中局部地段的差异,与反差矩倒数的使用条件类似 ;镶嵌度 景观中相邻生态系统(斑块)之间的生态学对比度 当考虑较大区域范围内森林与其它景观要素的对比程度时,可用来描述森林的破碎化程度;生态网络构型:将景观中各要素的生态关系用图进行表示,斑块和廊道(链接)分别表示为节点和边(路径) 节点node|廊道edge 度量指标: 廊道规模如长度、数量、景观连接度 节点数量 连接度特征 ;58;59;60;61;62;63;64;65;66;本章内容结束 小结 景观形成的自然要素 景观构型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