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 《中药化学》 第七章、萜类和挥发油
第 PAGE 38页
萜类和挥发油
一、大纲
七、萜类和挥发油
(一)萜类
1.基本内容
萜的分类
2.单萜、倍半萜和二萜
环烯醚萜苷及常见倍半萜、二萜的化学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
(二)挥发油
1.基本内容
(1)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和通性(2)挥发油的化学常数
2.提取分离与鉴定
(1)挥发油的提取分离方法(2)挥发油的气相色谱及GC-MS鉴定方法
(三)实例
含萜和挥发油的常用中药
(1)紫杉和穿心莲中主要萜类成分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2)龙胆中主要萜类成分的化学结构(3)薄荷和莪术中主要萜类成分的化学结构类型(4)上述中药在《中国药典》中的质量控制成分
二、本章所占考分为历年考试的确分左右。
考点精要: 1.萜类化合物分类及代表化合物; 2.环烯醚萜类及常见倍半萜、二萜的的结构特点、性质及代表化合物; 3.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和通性; 4.挥发油的提取分离方法; 5.挥发油的气相色谱和GC-MS鉴定方法(新增); 6.含萜和挥发油的常用中药。
第一节 萜类
一、概述 (一)萜类的定义 萜类化合物为一类由甲戊二羟酸衍生而成,基本碳架多具有2个或2个以上异戊二烯单位(C5单位)结构特征的化合物。 通式:(C5H8)n 存在形式: 绝大多数萜类化合物为含氧衍生物。 有的萜类化合物以苷的形式存在; 有的分子中含有氮原子,称为萜类生物碱; 尚有个别萜类化合物结构中含硫或氯等其他原子。 (二)萜的分类 萜类化合物主要还是沿用经验异戊二烯法则分类,即按分子中异戊二烯单位的数目进行分类。 据各萜类分子结构中碳环的有无及数目的多少,进一步分为链萜(或开链萜)、单环萜、双环萜、三环萜、四环萜等,例如链状二萜、单环二萜、双环二萜、三环二萜、四环二萜等。 按所连功能基的不同将萜类分为萜烯、萜醇、萜醛、萜酮、萜酸、萜酯、萜苷及萜类生物碱等。 二、单萜 定义:单萜是指基本碳架由2分子异戊二烯单位构成,含有10个碳原子的萜烯及其衍生物。 分布:常存在于菊科、唇形科、樟科、桃金娘科、芸香科、伞形科、姜科、松科等植物的腺体、油室及树脂道等分泌组织内。昆虫和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以及海洋生物中也含有单萜。 性质:单萜类化合物是挥发油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可随水蒸气蒸馏(单萜苷类不具随水蒸气蒸馏的性质); 具有较强的香气和生物活性, 根据单萜结构中碳环的有无和多少,将单萜类分为无环(开链)、单环、双环及三环等结构种类。
分类
主要化合物
性质
无环单萜
香叶醇(牻牛儿醇)
具有似玫瑰香气,可制香料; 可与无水氯化钙形成结晶性分子复合物; 具有抗菌、驱虫等作用
单环单萜
薄荷醇(左旋体习称薄荷脑)
薄荷挥发油主要成分; 直接冷冻法制备; 具有弱的镇痛、止痒和局麻作用,亦有防腐、杀菌和清凉作用。
双环单萜
龙脑
具升华性,有清凉气味; 具有发汗、兴奋、镇痛及抗氧化的药理作用
三环单萜
(少见)
三、环烯醚萜类 定义:环烯醚萜类为臭蚁二醛的缩醛衍生物,属单萜类化合物。 分布:特别是在玄参科、茜草科、唇形科及龙胆科中较为常见。 生物活性:如具保肝、利胆、降血糖血脂、抗炎等作用。 (一)结构与分类 环烯醚萜类的基本母核为环烯醚萜醇,具有半缩醛及环戊烷环的结构特点,其半缩醛1位羟基性质不稳定,故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主要以1位羟基与糖成苷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体内。 根据其环戊烷环是否裂环,可将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分为环烯醚萜苷及裂环环烯醚萜苷两大类。 1.环烯醚萜苷 (1)C-4位有取代基的环烯醚萜苷: C-4位取代基多为甲基或羧基、羧酸甲酯、羟甲基。如存在于清热泻火中药栀子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栀子苷、京尼平苷和京尼平苷酸等。存在于鸡屎藤中的主要成分鸡屎藤苷也属于C-4位有取代基的环烯醚萜苷,其C-4位羧基与C-6位羟基形成γ-内酯。 (2)4-去甲基环烯醚萜苷: 环烯醚萜苷C-4位去甲基降解苷,苷元碳架部分由9个碳组成,其他取代与环烯醚萜苷相似。如地黄中的降血糖有效成分梓醇和梓苷,存在于北玄参根中的玄参苷,有一定的镇痛抗炎活性。代表物有桃叶珊瑚苷、梓醇苷。 2.裂环环烯醚萜苷 此类化合物是由环烯醚萜苷元部分C-7和C-8位处开环衍生而来,C-7断裂后有时还可与C-11形成六元内酯结构。裂环环烯醚萜苷在龙胆科、睡菜科、茜草科、忍冬科、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