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科技与文化的发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同盟会机关报。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11月26日在日本东京创刊。其前身是《20世纪之支那》。 宣传同盟会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为宗旨,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舆论阵地。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刊物《新民丛报》等进行论战,鼓吹暴力革命和共和制度,反对改良和立宪,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扩大了同盟会的政治影响。1908年10月出版第24号时,日本政府以其“激扬暗杀”为词封禁。1910年1月复刊,2 月停刊,共出 26 期。前五期主编是胡汉民,6~24期是章太炎,后两期是汪精卫。孙中山撰写的《发刊词》,首次提出三民主义的主张,要求把民主革命的思想“灌输于人心,而化为常识”。《民报》除在日本发行外,大部分秘密运销于中国。创刊号重印6次,累计达6000份。以后各期的最高发行量达1.7万份。 “报馆之利益约有数事事: 一、士大夫可以 通中外之故,识见日广,人才早练,是曰‘广人 才’”;“三、士夫终日当差,余则酬酢,绝无暇 日读书,有报则每日一张,各学皆有,日日增长, 是曰“增学问”;四、吏畏上闻,不敢作奸, 是曰“除舞弊”;五、小民疾苦,纤悉皆知, 是曰“达民隐”。所谓一举而数善备 也。 ” 依据上述材料,梁启超认为中国近代办报有那 些功能? 知识、信息、舆论 讨论分析 1、简述中国近代的报刊业发展历程。 2、近代报刊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9课 近代中国科技落后西方的原因 1、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2、中国古代技术领先于西方,科学却不一定比西方先进。 3、教育制度的腐朽落后,窒息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4、社会文化环境制约了科技的发展 5、闭关锁国的政策,使中国文明与世界先进文明缺乏交 流,成为一潭死水。 6、腐朽落后的社会政治制度的影响。 一 近代科技的引进 1、引进模式: 报刊、学堂、出版机构、留学生 2、引进内容: 19世纪60年代起—科技知识、工艺制造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理论假说 3、代表人物: 李善兰、徐寿、华衡芳、傅兰雅 1、数学 华衡芳(1833—1902),江苏金子 匮(今属无锡)人 成就:与英国人傅兰雅等合译了 《代数术》、《三角数理》、 《微积溯源》、《决疑数学》、 《合数术》等。 李善兰(1811—1882),浙江海宁人 成就:翻译《几何原本》后九卷 、 翻译英国人棣么甘的《代数学》、 与美国人罗密士的《代微积拾级》、 ,从而把西方近代符号数学、 解析几何和微积分第一次引进我国。 著作:《方圆阐幽》、《弧矢启秘》、《对数探源》《垛积比类》、《考数根法》 2、化学 我国近代最早的化学专著译本:美国人嘉约翰口 译,何了然笔述 的《化学初阶》 (1870年出版) 化学家徐寿与傅兰雅合作编译书籍13种,后又翻译了《化学鉴原续编》、《化学鉴原补编》。 留日学生虞和钦翻译的《化学周期律》,把元素周期律第一次传入中国。 1907年,中国化学会欧洲支会在法国巴黎成立; 1914年,中国科学社在美国成立; 1918年,中国化学研究会在法国成立。 3、物理学 不少西方近代物理学著作被介绍到我国 : 力学方面 :《重学》、《谈天》、《重学浅学》、 《力学测算》 电学方面 :《电学》、 《电学纲目》 光学方面:《光论》、《光学》、《声学》《声学揭要》 热学方面:《物体遇热改易记》 著作:邹伯奇(1819—1869)所著《格术补》研究了平面镜、透镜、透镜组等的成像规律。 4、天文学 1859年,李善兰与英国人伟烈亚力合译的英国天文学家候失勒的《谈天》出版,比较全面介绍了哥白尼学说及其它一些西方天文学知识,。 1886年起,康有为撰《诸天讲》,第一次介绍了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 。 1887年,傅兰雅著的《天文须知》,美国人摩嘉立与薛承恩合译的《天文图说》。 1887年,傅兰雅著的《天文须知》,简单地介绍了日、月、星辰的运行情况,还介绍了一些天文仪器、测量推算方法等常识。 从19世纪70年代起,法、英、日、德等国出于各自目的先后在我国领土上设立天文台、测候所、观象台 。 5、生物学 《植物学》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著名科学家钱崇澍的《宾州毛茛的两个亚洲近缘种》和《钡、锶、铈对水锦的影响》,分别是阐述了中国近代植物分类学和植物生理学的最早论文。 自1909年始,许多高等学堂开设了生物方面的科系。 傅兰雅John Fryer(1839~1928)   出生于英格兰海德镇。近代在中国办报的英国传教士、学者,中文报纸《上海新报》主编。圣公会教徒。   大学毕业后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到香港,就任圣保国书院院长。两年后受聘任北京同文书馆英语教习,清同治四年(1865年)转任上海英华学堂校长,并主编字林洋行的中文报纸《上海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