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国际改革趋势迂回不定 3、学术界和政策层面缺乏改革共识 4、利益集团的阻挠 1)20世纪80年代中前期:管制强化期 2)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管制放松期 3)21世纪第一个十年:管制重构期 (四)垄断行业改革的经验与再思考 (五)我国垄断行业改革的前景与趋向 七、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 (一)国有企业基于目标和功能可以划分为三类: 1)公益性国有企业 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如公交、地铁、环卫、国防设施、公共卫生保健、义务教育等。 公益性国有企业不以盈利为目的,其绩效衡量标准应是社会或公共绩效,即向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对其进行评价的依据 2)(合理)垄断性国有企业 一是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 具有规模报酬递增和成本递减的特征,如输电、管道燃气、自来水、铁路运输、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对这类企业,应当主要以公共绩效同时辅之以财务绩效( 以成本控制为主要指标) 进行评价。 二是稀缺资源垄断性国有企业。 不可再生的资源,如石油、黄金等矿产资源,为防止资源过度耗竭,保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也必须由国有企业来经营。这类企业赚的钱必须全部上缴国家财政,然后通过国家财政支出回馈公众。 3)竞争性国有企业 包括制造业、商业、服务业等,是私人资本大量存在的领域。 竞争性国有企业以盈利为目的,能够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政府调控目标。 另外,现实中可能还有一种情况,即一些竞争性企业由于自身的强大竞争力而成为行业中的支配性厂商,这种企业尽管具有较强甚至很强的垄断势力,但由于行业进入不像前两类那样受到政府管制,消费者也可以通过不消费或少消费来制约企业,因此,该类企业仍可以归为竞争性企业。 (二) 不同类型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 1)公益性国企。公益性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不是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而是非企业化。 2)(合理)垄断性国企。政府必须通过规制政策,使经营者站在国民福利最大化的立场上来经营这类企业,而不是借助行政垄断把消费者剩余最大限度地转化成生产者剩余。 3)竞争性国企 完全按市场规则来运作,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承担公共职能( 但鼓励其自愿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 ,不过,前提是政府必须放弃对这类国有企业的各种保护,既不赋予其任何行政垄断地位,也不给予任何政策支持,让他们在市场上与民营企业进行平等的、优胜劣汰的竞争。 ( 三) 不同类型国有企业治理机制设计 混合所有制主要有4种形式 涉及国家安全的少数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 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 涉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行业的重要国有企业 国有绝对控股 国有相对控股 国有独资 国有参股、全退 国有资本不需要控制并可以由社会资本控股的国有企业 对于竞争性国有企业,《决定》指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方向是进一步推进股权多元化。对于大型和特大型国有企业而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现实方式是依托资本市场直接进行多元化改造,进行公众公司改革。改造成为整体上市的公众公司,国有企业就彻底多元化了,与社会资本结合没有任何障碍;国有资产就彻底资本化了,进与退都很便捷,这就为下一步改革和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这种改革方式也是符合国际经验的办法。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整体上市的公众公司 国有独资公司 股权多元化改革后,国有企业将出现4种情况: 非上市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第四讲 国有企业改革 一、国企改革的几个阶段 二、国企改革三种理论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四、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 五、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六、垄断行业改革 七、国有企业分类改革 主要内容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几个阶段 放权让利 利改税 承包制 现代企业制度 国资管理体制改革 1978-1983 1983-1987 1987-1992 1992-1997 2003年以来 扩大企业自主权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承包制改革 利改税 实行经济责任制 拨改贷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三种理论 产权改革论 竞争环境论 政策工具论 (一)产权改革论 1、国有企业股份化 2、国有企业民营化 3、国有企业全民化 (一)产权改革轮 (二)竞争环境论 超产权论 政策性负担 自生能力 (三)产权改革论语竞争环境论的比较 基础理论都是新制度经济学得企业理论和信息经济学 都将市场经济中的基于个人产权的私人企业做起理想企业的基准 二者在理论结构上互为前提 逻辑思路基本一致:改善治理结构——激励经营者——提高企业经营绩效 二者在国有企业改革战略上相互补充 政策工具论 政府为实现某种公共政策目标而采用的一种政策工具 国有企业改革路线图 产权改革 市场化改革 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一)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弊端 1、政企不分,职能错位 2、国有资产管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2021年高考数学全国卷备考策略讲座.pptx VIP
- TB_10414-2018_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ocx
- 草堂居士:《赌经》.docx VIP
- (高清版)DB34∕T 4910-2024 康养旅游气象指数等级划分.pdf VIP
- 膀胱炎病历模板(2020年-2021年).pdf VIP
- 命运交响曲钢琴谱.doc VIP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练习题汇编(含答案).docx VIP
- 对甲基苯磺酸镉的结构及催化性能研究.docx
- 2025届江苏省高三下学期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试卷英语最后一卷(二)(含答案).pdf VIP
- 殡仪馆员工服务规范及奖惩制度.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