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元素 第三章 景观设计的元素 第一节 地形.ppt

景观设计元素 第三章 景观设计的元素 第一节 地形.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冲谷(山湾) 斜坡牧场 干沟谷 台阶标志 冲积扇 山脚 鞍部 桥 管线 支撑墙基 排水沟渠 道路排水弧面 请同学来分析 岭谷分布 主要地形特征 哪些地方比较陡?哪些地方比较缓? 分析地表排水流向? 在利用上哪里比较有利? 四、地形的改造与设计 1、地形处理原则 a. 功能优先,造景并重  ①园林地形的塑造要符合各功能设施的需要。建筑等多需平地地形;水体用地,要调整好水底标高、水面标高和岸边标高;园路用地,则依山随势,灵活掌握,控制好最大纵坡、最小排水坡度等关键的地形要素。  ②注重地形的造景作用,地形变化要适合造景需要。 b. 利用为主,改造为辅  尽量利用原有的自然地形、地貌;尽量不动原有地形与现状植被。需要的话进行局部的、小范围的地形改造。 c. 因地制宜,顺应自然  地形塑造应因地制宜,就低挖池就高堆山。园林建筑、道路等要顺应地形布置,少动土方。 d.填挖结合,土方平衡 在地形改造中,使挖方工程量和填方工程量基本相等,即达到土方平衡。 坡度 2、地形的分析与表达 不同坡地物质休止角是不同 坡向 建筑基地 坡向图 地形标高法 地形等高线法 挖方土地调整 优点是可以保持土壤良好的稳定性;缺点是损失了表层肥沃土壤。 填方土地调整 优点是便于工程开展;缺点是易出现沉降、侵蚀,成本费用高。 填挖方混合方式 优点是成本低,缺点可以与原土性质不同,引发植物生长问题或无法满足审美要求 3、土方调整设计 4 台地设计 5 挡土墙设计 地形设计分析 分析本图的地形调整方法? 用剖面来分析场地特征? * 查看文章?地形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2009年01月07日 星期三 08:46 P.M. 地形设计的原则 ???? 1.功能优先,造景并重   ①园林地形的塑造要符合各功能设施的需要。建筑等多需平地地形;水体用地,要调整好水底标高、水面标高和岸边标高;园路用地,则依山随势,灵活掌握,控制好最大纵坡、最小排水坡度等关键的地形要素。   ②注重地形的造景作用,地形变化要适合造景需要。   2.利用为主,改造为辅   尽量利用原有的自然地形、地貌;尽量不动原有地形与现状植被。需要的话进行局部的、小范围的地形改造。   3.因地制宜,顺应自然   地形塑造应因地制宜,就低挖池就高堆山。园林建筑、道路等要顺应地形布置,少动土方。   4.填挖结合,土方平衡   在地形改造中,使挖方工程量和填方工程量基本相等,即达到土方平衡。 地形设计的方法 地形设计的方法有多种:等高线法(含点标高)、断面法、模型法等。以下着重介绍等高线法。    等高线法 此法在园林设计中使用最多,一般地形测绘图都是用等高线或点标高表示的。在绘有原地形等高线的底图上用设计等高线进行地形改造或创作,在同一张图纸上便可表达原有地形、设计地形状况及公园的平面布置、各部分的高程关系。这大大方便了设计过程中进行方案比较及修改,也便于进一步的土方计算工作,因此,它是一种比较好的设计方法。最适宜于自然山水园的土方计算。应用等高线进行公园的竖向设计时,首先应了解等高线的基本性质。??   等高线是一组垂直间距相等、平行于水平面的假想面,与自然地貌相交切所得到的交线在平面上的投影。给这组投影线标注上相应的数值,便可用它在图纸上表示地形的高低陡缓、峰峦位置、坡谷走向及溪池的深度等内容。   在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所有的点,其高程都相等。   每一条等高线都是闭合的。由于园界或图框的限制,在图纸上不一定每根等高线都能闭合,但实际上它们还是闭合的。   等高线的水平间距的大小,表示地形的缓或陡。如疏则缓,密则陡。等高线的间距相等,表示该坡面的角度相同,如果该组等高线平直,则表示该地形是一处平整过的同一坡度的斜坡。   等高线一般不相交或重叠,只有在悬崖处等高线才可能出现相交情况。在某些垂直于地平面的峭壁、地坎或挡土墙驳岸处等高线才会重合在一起。   等高线在图纸上不能直穿横过河谷、堤岸和道路等;由于以上地形单元或构筑物在高程上高出或低陷于周围地面,所以等高线在接近低于地面的河谷时转向上游延伸,而后穿越河床,再向下游走出河谷;如遇高于地面的堤岸或路堤时等高线则转向下方,横过堤顶再转向上方而后走向另一侧。????????????????   用等高线法进行竖向设计坡度公式???? 用于求等高线外任意点高程。?? ?????????????????????????????????? I =h/L???????????????????????????????? ?? 式中?? I ---坡度 (%);???? h ---高差 (m);???? L ---水平间距?? (m)   设计等高线在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陡坡变缓披或缓坡改陡坡 等高线间距的疏密表示着地形的陡缓。 ?????? 在设计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