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总结人教版·江苏专版单元检测(十四)--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技文化.docVIP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总结人教版·江苏专版单元检测(十四)--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技文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元检测(十四) 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技文化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18·泰州中学期中)唐代的印刷品主要为儒、佛、道家经典。宋代印刷的文献,则无所不包:史地、方术、诗文、戏曲、医学、方剂等。造成这一变化的关键因素是(  ) A.造纸技术的突破     B.文化教育的兴盛 C.重文轻武的政策 D.印刷成本的降低 解析:选D 宋代时期由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导致印刷成本降低,故答案为D项。 2.《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车中原来皆是火药,一齐烧着……只见山上两边乱丢火把,火把到处,地中药线皆着,就地飞起铁炮。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这一推断(  ) A.依据正确,结论正确 B.依据错误,结论正确 C.依据正确,结论错误 D.依据错误,结论错误 解析:选D 材料是文学作品的描述,而文学作品的描述不能作为第一手史料,因此依据错误;依据材料“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火药应用于战争是在唐朝末年,因而结论是错误的,D项符合题意。 3.(2019·海门中学月考)南宋陆游曾作诗云:“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这说明(  ) A.农业发展与传统历法结合 B.文学创作与生活相联系 C.文学作品呈现贵族化趋势 D.农业生态环境开始关注 解析:选B 材料叙述了鸟鸣与农作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描写了田间农作的景象,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野人无历日”,描写得是普通农夫的生活写照,故C项错误;材料叙述了农民按时劳作的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 4.民国书画名家王修在《版本述》中说:“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佛经以诵讽供养者众,故亦先有雕板。”这说明(  ) A.儒学复兴影响雕版印刷发展 B.民众需要决定印刷内容选择 C.佛教盛行推动雕版书籍出现 D.市场需求引发雕版技术革新 解析:选B 材料中“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佛经以诵讽供养者众”说明为了满足民众阅读通俗浅显和礼佛所需的书籍,所以先出现雕版印刷,故B项正确;A、C、D三项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 5.文人高续增在《〈诗经〉为证,我们曾经浪漫过》中写道:“《诗经》不是按照‘上头’的尊意做出来的赞美诗,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华夏先民们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这可以看出(  ) A.《诗经》反映了中国古代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 B.《诗经》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 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 解析:选B 题干材料展现的是《诗经》“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这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故选B项。A项错在“民主平等”,C项错在“浪漫主义”,D项错在“大一统”,皆排除。 6.百回本小说《西游记》的生成受元代“西游戏”的影响,而当小说问世后,在它的影响下民间又产生了大量“西游戏”。明清时期,“西游戏”在民间的流行实质上反映了 (  ) A.统治者重视社会教化 B.传统价值观念的变化 C.文学世俗化倾向明显 D.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 解析:选B 材料“在它的影响下民间又产生了大量‘西游戏’”表明小说影响本身主要局限于社会下层,与统治者重视与否无关,故A项错误;“西游戏”在民间的流行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深刻地改变了下层民众价值观念,故B项正确;文学世俗化倾向是其表面体现,故C项错误;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材料论据不足,故D项错误。 7.乾隆帝酷爱书法,于卧室边专置一间小暖阁,用以珍藏代表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水平之名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此三帖被后人称为“三希帖”(如图)。下列对其书体特征介绍最准确的是(  ) A.圆劲均匀,粗细一致,形式奇古 B.疏密得体,收放结合,浓淡相融 C.笔画详备,形体方正,规矩整齐 D.结构简省,勾连不断,纵任奔逸 解析:选B 观察题图,得知三帖的书体是行书。“圆劲均匀,粗细一致,形式奇古”体现的是篆体的特点,故A项错误;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收放结合,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故B项正确;“笔画详备,形体方正,规矩整齐”是楷书的特点,故C项错误;“结构简省,勾连不断,纵任奔逸”是草书的特点,故D项错误。 8.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

文档评论(0)

yyons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