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名和地域文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辅助网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地名的研究实在是语言学家最引人入胜的事业之一”(L.R.Palmer, Mordern Linguistics,P.168)。“地名的保存不仅是保持现状,而要作为一种文化财富来补充修整。”([日]山口惠一郎 1982)。“不同民族或不同地域的文化,最初大都是互相隔离各具特色的,这些特色包括语言或方言的差异,也体现在作为语言的的特殊成分的地名上。”(周振鹤、游汝杰 1986)。“地名是文化的镜象”(牛汝辰 1993)。地名的许多内容都与民族文化、社会生活、人类思维方式、心态等等密切相关,可以说地名就是人类创造自己文明的历史过程中留下的一个个足印,有的古老,有的新近。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在这个历史舞台上,有帝王将相的更替,也有寻常百姓的流离迁徙。从辽、金的南京、中都,到元大都,一直到当代的北京,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开放的大都市。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国度的人都在这儿留下了他们的行踪,不同的方言、语言,不同的文化都在这儿有过碰撞、交融。到今天,能说明这一切的其中一个见证就是地名,北京的街巷地名留下了种种历史文化的丰富印记。“地名保存了它所代表的土地的形状”,反映了“形成这样的地名的人文上的各种条件”( [日] 山口惠一郎 1982),以下从自然和人文的各方面逐一分析。      北京地名与水文地形   自古以来,在北京湾小平原上,河道众多,湖沼广布。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河道变迁,河流掩埋,湖沼也日渐消失。但是地名生动地反映了历史上的水文特征。      这些通名反映的水文环境有天然形成的,也有人工造成的。沟、渠、洼、坑多是由于历代修建城墙、宫殿、官府、庙宇等掘地取土、烧窑制瓦,形成连绵洼坑。一些洼坑因雨季积水进而形成湖沼。如“陶然亭湖”是修建南城墙取土所致,“孙家坑”是修筑隆福寺取土的洼坑,“太平湖、泡子河”是积水洼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水质清洁的被保留,成为游览场所。排水不通,水有臭味的被掩埋或改为地下排水暗沟。这些河、湖、沟、坑改变或消失以后,它们的名称还留在地名里。      现代“海”作通名的几个湖仍然名副其实,如“北海、中海、南海、西海、什刹海、前海、后海”。但是,以“淀”为名的“海淀”,宣武白纸坊的“大小川淀”都干涸了。以“河”为名的“泡子河(建国门)、南河泡子(宣武广外)、南河沿(东城东直门)、河沿(现名东不压桥胡同在东城交道口)”等现在已没有河的一丝踪影了。以“水”命名的若干“水关胡同、水道子”也见不到水的影子了。“南北池子”也该是与“河”有关的地名,因为“北池子”有“骑河楼街”。地名里的“×滨河路、×滨海路、×河漕”也是有关水文环境的,如“滨河巷、滨河里、滨海胡同”。以“冰窖”命名的地名集中在东城、西城,是旧时储存冬季冰块的地方。“×斜街”地名都是河道经过之处。北京街巷的规划历代都是东西南北纵横方向,非常规整,斜街是因河道而成的。以“桥”命名的有一百四十多个,大多数是河道干涸后留下的桥梁名称,如“马市桥、象坊桥、虎坊桥、太平桥”现在都是宽广的大街。      下面以带“坑”和“洼”的地名作为典型例子,对这种地名的分布情况做详细分析。“坑”字地名主要分布在东西城区、宣武区、朝阳区,其具体分布情况见表4-2。宣武区出土过唐代、辽代宫殿建筑的文物,这一带曾经有过建筑工事,取土形成坑洼地形。东西城区“坑”字地名多的道理也是一样的,明清建紫禁城,取土能堆起一座景山,就能形成若干大坑。      带“洼”的地名主要分布在朝阳区、海淀区,其中朝阳区12个,海淀区9个,丰台区7个,东城3个,西城5个。朝阳区整体地形低,所以,“洼” 和“坑”地名多,海淀区水源丰富,湖泊较多,洼地也比其他地方多见。不过,现在已经没有坑洼的迹象了。      北京地名与民族接触   历史上在北京建都的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有四个是少数民族政权。这些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一方面接受先进的汉文化影响,另一方面又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带进内地。所以在北京城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其街巷名称很自然地保留了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和接触的痕迹。      北京在历史上受满族的统治达260年之久,因此有不少受满语影响的地名。例如:案板章胡同(昂帮章京胡同)、牛录坟,是满语中与官职有关的地名。“昂帮”是满语“大官”“大臣”之义,“章京”泛指都统、副都统和各衙门办理文书的人员,例如:牛录章京、昂帮章京,都是一种官职。“安达宫(谙达宫)”中的“安达”,在满语中有“伙伴”义,今黑龙江省还有安达县。“沙拉胡同”中的“沙拉(沙剌)”是满语的“珊瑚”。“二贝子坟”中的“贝子”是清代亲王子孙封爵制其中的一级,亲王的第五代孙子叫“贝子”。“噶哩胡同”,在宣武门内大街,因清代两江总督噶礼住在这条胡同而得名。“麻状元胡同”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