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复习小结 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涌现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如《史记》《国语》《战国策》《左传》等。这个单元就是以史传文学为学习重点,所选的文章大部分是史学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客观记录和描述。《陈涉世家》一课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的前半部分,司马迁用史家笔法如实描述了两千多年前爆发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唐雎不辱使命》是《战国策》中记载的许多策士故事中的一个,它对人物言行的简洁传神的刻画被后人作为写人记事的典范。《隆中对》出自陈寿的《三国志》,是人物传记的节选,它以记言为主,集中体现了古代人物传记的艺术成就。《出师表》作为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呈给后主刘禅的一篇表文,因情真意切感动过无数读者。 人物形象 在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广阔的历史舞台上,出现过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之中有能征善战的武将,有足智多谋的文臣,有情思汹涌的文人墨客,他们用自己的言行,在历史上谱写了一段段灿烂的乐章,创作了一篇篇感人的作品,这些都是我们所拥有的宝贵财富。 通过他们的作品,我们结识了陈胜、唐雎、秦王、刘备、诸葛亮…… 有胆有识不辱使命 2、陈胜穷则思变揭竿而起 佣者 3、刘备思贤若渴三顾茅庐 孔明 4、刘禅暗弱昏庸远避贤能 孔明 1、秦王阴险狡诈以强凌弱 唐雎 胸无大志苟且偷安 隆中献计绘制蓝图 临表涕零进尽忠言 孔明竭忠尽智报效国家 名句索引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天下苦秦久矣。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远大的理想、非凡的抱负) (起义的根本原因) (敢于挑战封建正统观念,蔑视权贵的大无畏精神) (生动形象地道尽了他们之间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侧面烘托诸葛亮非凡的才能。) 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7、肠断白蘋洲。 8、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淡泊名利、不慕富贵) (说尽作者一生,写出创业的艰难,包含着对先帝的耿耿忠心。) (点题句) (既思念家乡亲人,又想建功立业的矛盾心理) 9、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 怜白发生! 12、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4、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渴望报效国家,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极写浓愁) (表现了作者“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悲愤) (鲁迅称赞《史记》) 杜甫《蜀相》名句 陆游盛赞诸葛亮文章及为人。 通假字辨析 汉字在古文的实际运用中,常拘于汉字的词汇量有限,而令使用者陷入尴尬的境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用者便借用其它的音近字或形近字代替应急之用,后人便称之为“通假字。请看下面的句子: 1、故不错意也: “错 ” 通 “措”读音cuò 意义 安放 2、欲信大义于天下:“信” 通 “伸” 读音shēn 意义 伸张 3、为天下唱: “唱” 通 “倡” 读音chàng 意义 倡议 1、发闾左適戍渔阳。 2、为天下唱。 3、固以怪之矣。 4、将军身被坚执锐。 5、故不错意也。 6、仓鹰击于殿上。 7、欲信大义于天下。 8、自董卓已来。 通“谪”,文中指发配到边远地区。 通“倡”,首发。 通“已”,已经。 通“披”,穿戴。 通“措”,放置,文中指图谋。 通“苍”,青色。 通“伸”,伸张。 通“以”,表时间界限。 古今异义 有些文言词语在现代汉语中还很常用,但如 果用今义来理解文言语句往往会出现错误。 1、长跪而谢之 古义:道歉 今义:感谢 2、卒中往往语 古义:到处 今义:经常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古今词义: 楚人怜之 古: 今: 虽然受地于先王 古: 今: 以头抢地 古: 今: 休祲降于天 古: 今: 今亡亦死 古: 今: 抑亦人谋 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