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七年级文言文试题汇编(含答案)1.docxVIP

2015-2016七年级文言文试题汇编(含答案)1.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树人学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列两篇文言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甲】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乙】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4分) (1)遽契其舟??____________________??????(2)兔走触株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自度其足____________________??????(4)项为之强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遽契其舟???????????????因释其耒而守株 B.何不试之以足???????????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C.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D.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于土墙凹凸处 3.翻译下列文言句子。(6分) (1)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文后来演化成了一个什么成语?这两则寓言都讽刺了一种怎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荣成三十五中六年级(五四制)上月考语文卷一 文言文阅读理解?(31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18分) A.?项为之强:?????????B.?怡然自得: C.?鹤唳云端:?????????D.?徐喷以烟: E.盖一癞虾蟆:????????????????????F.?鞭数十: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A.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B.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3.列出两个出自本文的成语???? ??? 、??? ??????。(4分) 4.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三件事?? (3分) ?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七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卷 (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日:“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①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之以福,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②,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注释:①安:哪里。②令尹:官名。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其母问其故?????????? 故:所以????? B.向者吾见之?????????? 向:之前 C.归而泣?????????????? 泣:哭泣????? D.信其仁也???????????? 仁:仁义 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杀而埋之矣”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子将安之???? B.犹恶子之声?????C.得一人之使??? D.国人道之 3.下列各项中,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怕别人看见两条蛇头死去,就把它打死并埋下了。 B、同时看见两条蛇的人会死去。 C、孙叔敖担心离开母亲死去,所以哭泣。 D、长大后,孙叔敖做了令尹,还没有上任,别人就知道他仁义了。 4.翻译

文档评论(0)

676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