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跳水》教案(冀教版).doc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跳水》教案(冀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跳水》教案(冀教版) 篇一 1、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体会课文情境的发展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说出读后受到的启发,学习船长遇事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品质。 重点难点: 1、通过事情的发展,使学生能理解父亲为什么逼孩子跳水,并通过换位思考,分析出孩子是否也能理解。 2、能体会课文情境的发展变化及写作方法的特殊之处。 教学过程: 一、 谈话质疑,激发兴趣 谈话: 1、上节课我们一起初步学习了《跳水》一课,你还记得故事中都出现了那些角色,他们谁是主角吗? 2、既然父亲是主角,为什么在文章中所占笔墨却并不多,却主要描写了小男孩? 二、 处理字词,扫清理解障碍 出示:取乐 放肆 提问:这两个词都是说的谁?请用因为??所以??表达 出示:桅杆 教师:结合图讲解桅杆的高度 出示:不知所措 提问:什么意思? 三、 体会危机、渲染气氛 1、课件出图——航行的轮船和甲板上的人和猴 谈话:一艘轮船,环游了世界,正往回航行。这一天风平浪静,人们都在甲板上。 学生:指名读1、2段,思考:猴子为什么要摘孩子的帽子? 2、教师:猴子的行为我们可以理解,可为什么小男孩最后也爬上了桅杆? 3、学生:默读课文3—6段,找到相关的语句说明(拿帽子 水手起哄 好面子 失去理智等) 4、教师:爬上桅杆也没关系,怎么就变成了小男孩跳水呢?为什么他要跳水? 从哪看出他处境危险? 5、学生:读课文5、6、7段,课件出示重点句,指名读:你想通过读告诉我们什么?理解当时的危险程度。 6、课件出示第7段,能不能去掉两个关联词?体会危险的程度,推进理解后面毫无退路的选择 7、提问:我们在作者的文字中看到了危险,那小男孩呢?他有没有意识到?你从文中的那个词知道的?(理解醒悟,字面什么意思?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教师:刚刚还只顾着拿到帽子的孩子,这时双手是毫无攀附,双腿开始摇摇晃晃,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危险,孩子们这才是最可怕的呀! 提问:现在的处境可以用一词来形容是什么? (千钧一发 岌岌可危 危在旦夕 万分紧急等) 8、谈话:是啊,这是多么危险的一幕呀,必须要想办法赶紧救下孩子!(随即指名)你有办法吗?你呢???我们无能为力,水手们也不知所措。我们不敢想象如果孩子失足的情况下会有怎样的后果?? 四、 深入文本,品味人物品质 1、谈话:事情好像已经到无路可走的地步,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 2、学生:默读课文第9段,有什么让你困惑的地方? (引导孩子质疑出本课难点:为什么枪口指向孩子?会不会真的开枪?孩子听到之后会怎么想?根据学生提出的疑点,随机处理,重点讨论问题,船长不是孩子的父亲吗?当他用枪指着自己的孩子时,孩子会想些什么?相信父亲,不管是埋怨还是后悔,这一刻剩下的就只有服从了) 3、谈话:就在孩子跳入海中的那一刻,水手们也跳了下去,尽管在海水中只有短短的40秒钟,却仿佛让人们经历了一场生死的考验,所幸的是孩子终于得救了。 4、学生:再读第9段,思考: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小组讨论并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说明。 (随机处理语句:船长机智在哪?从哪看出冷静?父亲真的会开枪吗?果断比较难,教师可以设疑:从走出船舱看到那危险的一幕,到命令孩子跳水他凭什么做出的决定?)(找到生存的概率,理解短时间的决定所透露出的果断,风平浪静、水手都在甲板上、孩子会游泳) 指导朗读,你想像一下,是你最亲近的人站在那个横木上,而惟一能救他的人是你,你要怎样对他说?你希望他快点往海里跳,以挽救他的生命。 5、教师:在这么危机的时刻,在关乎到自己亲人生死的时刻,船长竟然能想出了这么一个看似绝望的办法,这就叫“置之死地而后生”,这足以证明他确实是一位 处事冷静、果断的人。也难怪他能够带领船员们闯过大风大浪平安环游世界了。 五、 升华感情,体会写法 1、提问:作为文中的主人公为什么此时此刻才登场?如果父亲一直站在甲板上还会有后面的故事吗? 如果让你说说故事的大概内容,你应该怎样说?(出示课件导图) (通过这样的思考,使学生再次回顾全文,认识到前面的的描写是为了父亲 的出场做铺垫,学生能够按顺序说出主要内容) 2、提问:课件出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两个故事都是急中生智想到的办法,但有什么不一样呢?(引导孩子理解出一个是事发突然,一个是逐步推进) 3、谈话: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个故事,用了四分之三的篇幅把事情推到了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就是为了父亲的出场做铺垫,作者写主人公的笔墨不多,寥寥数语,却让整个事情化险为夷。作家用这样的描写告诉我们,写作要真实、自然,而我们也明白了,写事情的时候要根据具体情境来写,这样才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读者。 4、提问:学完了这篇文章,不论是在情感上或写作上都有了新的收获,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5、教师总结提升:作为老师,学完文章我也有些话想对你们说:孩子的冲

文档评论(0)

施工方案编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专业从事招投标施工方案编制,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资料编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