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香榧的栽培技术及产业发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浅谈香榧的栽培技术及产业发展   摘要:香榧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香榧的栽培困难,本文作者凭经验总结了一些栽培及管理技术,为香榧的栽培成活率及产业发展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作了简单的探讨和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香榧;特征;幼树管理;栽培;技术   1香榧概述及意义   香榧(Torreyagrandis)系裸子植物红豆杉科(Taxaceae)榧属(Tonga),又名细榧、真香榧、枫桥。香榧是集果用、油用、药用、材用、绿化、观赏等多用途的优质经济品种。香榧果食用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含量,除了加工成干果作为美味食品外,而且是名贵的中药材,其性味甘平,入药具有杀虫、消炎、润肺的功效,除外,香榧的树皮可提制工业用的栲胶,香榧木材纹理直,硬度适中,为制船、建筑、枕木、家具及工艺雕刻等良材。   2外形特征   香榧为常绿乔木,自然生长的香榧实生树,直立高耸,一般形成挺拔的尖塔形树冠。香榧树树皮有纵裂,小枝近对生或轮生,叶片披针形,革质,花单性。雄株树冠高耸,枝粗长,叶片长而色较淡,雄球花着生于枝条叶背面,单生干叶腋,每1花枝有雄花芽12~28个。雌球花生于结果枝中上部,成对着生于叶腋间,每结果枝有雌花6~9对,少者仅l~2对。果实椭圆形至长圆形,在植物学上属于种子。香榧种子即果实剥去假种皮部分,通常称香榧子,也称种子。   3栽培技术   香榧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林果,国外没有种植香榧的记载,就连国内也少有研究。香榧虽然在我国栽培已有1300多年,但栽培成活率和存活率低是长期以来香榧无法实现大规模发展的根本原因。了解香榧的适应性掌握其栽培技术,对积极推动和合理开发这个优良物种,实现香榧的产业化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3.1培育壮苗   3.1.1实生苗繁育。9月上旬果实假种皮由青绿转成黄绿时即可采收,去除假种皮,种子进行层积沙藏,保持适中的干湿度,沙藏种子11月下旬开始陆续发芽,至翌年3月底发芽率高达90%以上,当胚根长0.5~1.5cm时即可播种。播种株行距15cm×30cm,种子横放胚根向下,浅覆土(约为种子横径的3倍),以柴草覆盖,保持床面疏松湿润。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出土。苗期不耐强光高温,须及时遮荫,荫棚高1.8m,透光40%~50%;盛夏视干旱情况每隔10~15天浇透水1次;除草要及时,第1年尽量用手拔,第2年可轻锄浅铲;适量施肥,以稀粪和0.1%尿素液较安全;害虫主要是地老虎,播前进行土壤消毒,出苗后进行诱杀防治,霉季易发根腐病,须拔除烧毁病株,然后松土,用1%硫酸亚铁溶液喷洒,可控制蔓延。   3.1.2嫁接苗繁育。接穗从优良、健壮、丰产,稳产的30~50年生的树冠中上部采取,嫁接2年生小砧木的接穗用1年生枝;嫁接大砧木的接穗,应采用粗壮、充实、顶芽健全有3个分枝的2年生枝。嫁接时间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树液已经萌动而芽尚未萌发时进行。嫁接方法:小砧木接采用切接、劈接,大砧木接采用插皮接。嫁接后再培育2年后,苗高50cm左右时可定植造林。   3.2幼树抚育管理   栽后第1年重点是做好夏天高温天气的抗旱保苗。香榧树易遭日灼危害,需采用鲜草、松枝、竹枝、竹编筐或遮荫棚适时遮荫。一般3月底或4月初进行,宜早不宜迟。有条件的地方应采用遮荫棚,以减轻病虫发生,提高成活率,无条件的地方应在7月至翌年2月,在树冠投影下覆盖蒿秆或杂草等,以减少蒸发、降低土温、促使根系正常生长;冬季覆盖起到保温的作用,厚度一般10~15cm。但在伏旱期后覆盖,严冬后应立即将覆盖物埋入土中,以避免霉变而引起立枯。幼树起每年松土锄草3~4次。除冬季施用有机肥外,其他季节追施尿素3~4次,薄肥勤浇,不施重肥。香榧生长缓慢,幼龄期宜适当套种豆类作物,既可为幼龄树提供侧方庇荫,改善土质,又能以耕代抚,增加近期收入。   3.3成年榧树管理   成年榧树管理,重点是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   3.3.1加强土肥管理。每年1~2月,深翻榧树周围的土壤,改善土壤通气条件,并清除枯枝、落叶并埋入土中,7~8月浅锄1次,并割取杂草、嫩柴覆盖榧树根际,以降温保湿,提高抗旱能力。每年施肥2~3次,施肥时做到土肥拌和,施于根系(树冠正摄影)周围,不伤根,不集中施肥。   3.3.2整形修剪。要求树冠低矮,以减少风害,以便于采接和管理。用大砧木嫁接的植株可采用多干圆头形;用2年生砧木嫁接的植株可采用单干自然圆头形整形,使树冠高度控制在4~5m左右,不再向上生长。只疏剪部分过密枝、枯枝和病虫枝,不必精细修剪。   3.3.3雌雄比例。对雄树加强松土、锄草、施肥等抚育措施,促使其生长旺盛,多开雄花。雄树不足或分布不均匀的地方,可在临风位置配置中花型授粉雄树,雌雄比例100:5;也可以用高接技术在雌株的直立骨干枝条上接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