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就是我的家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案 教学内容 1、 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2、 蒙古舞蹈基本动作 3、 综合练习:双声部节奏练习及双响筒及多种伴奏乐器。 4、 音乐游戏“赛马会”、大型粘贴图画创作。 指导思想: 本课根据音乐新课标的要求提倡音乐与姊妹艺术综合为指导思想,将音乐与舞蹈、美术等姊妹艺术形式的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从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即兴创作能力及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并通过相互学习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的学习,指导学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即兴的为歌曲创编动作表演。和对不同音乐意境的感受。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2、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有关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掌握有关蒙古舞的基本动作,及对音响的探索能力。 3、 通过“意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唱、聆听、感受,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1、 体会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的情绪,并能有表情的演唱并能用舞蹈动作表演。 2、 通过对草原赛马情景的表现,对的马蹄声,及加油声的模仿, 掌握双声部的节奏。 教学难点:“赛马会”音乐游戏的挖掘,及游戏中孩子们的合作,配合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放“马跑”的律动的音乐。 学生:随“骑马”律动进入教室。 老师:孩子们,看!我们骑着马儿来到哪里了? 学生:大草原! 老师介绍大草原 老师:对,我们来到了一片广阔的大草原,它像一幅巨大的绿毯铺在地上。美极了! 二、新课引入 1、 老师舞蹈引入(背景音乐《草原就是我的家》) 老师:有没有谁知道老师跳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学生:蒙古族 老师:(出课件)介绍蒙古族族的穿着服饰、蒙古包。 老师:(出课件)非常正确,看这就是蒙古族的小朋友。蒙古族是我国的56个少数民族之一,他们在长年草原上生活,喜欢穿美丽的色彩鲜艳的长袍,漂亮的马靴。他们最常的打扮是在头上栓一条美丽的头带,非常的神气。 老师:(出蒙古包图)看这是什么?这是他们的房屋,由于他们长年在草原上生活,他们的房子不是用砖瓦盖成的,而是用木制的圆形的墙壁上面加一个伞型的顶组合成的帐顶的四周用厚厚的毛毡子覆盖着用毛绳固定。房屋可以移动。这就是蒙古包。 2、 学习几个蒙古舞蹈动作,一边学习一边思考蒙古人的生活 老师做蒙古舞的马跑步,挤奶,雄鹰展翅的动作介绍蒙古族的生活。 学生学习蒙古舞基本动作 三、学习歌曲 1、 老师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2、 学生念一次歌词 a、为歌词加上动作。 b、孩子们一起表演,选出一个做得特别好的孩子再带着大家做一遍。老师请一个孩子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来一次。 3、 听。 a、 老师范唱 b、 学生听磁带 c、 学生跟琴有感情的演唱 ,老师做提示让孩子唱得更有感情。 d、 用动作表演歌曲 四、扩展歌曲 1、 表现欢乐的草原。 a、 老师提供彩纸和孩子们一起把自己打扮成蒙古人 老师:(出赛马图) 老师拿出两样乐器,问哪一个发出的声音更象马蹄声。(演示双响筒,和手串铃) 学生:双响筒 b、老师将乐器发给一些同学,拿到手串铃的孩子想想怎样用它为赛马的选手加油,拿到双响筒的孩子用他来模仿马蹄声。 没拿到乐器的孩子,动动脑筋想一想还可以用身边的音响来模仿马蹄声。或用怎样的动作表情来加油! c、将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加油,一组模仿马蹄声。(各队选一个拉拉队长。) 2、 一起跟着音乐制造热烈的赛马场面。(请几个孩子表演赛马的场面。) 3、 粘贴图画 a、老师放变奏的《草原就是我的家》的音乐。 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b、老师拿出为孩子们准备好的粘贴画,让孩子们一边听音乐一边创作图画表现美丽的大草原。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