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布尼亚病毒.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警惕!一种新发传染病 * 新布尼亚病毒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简称新布尼亚病毒 * 概述1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简称“新布尼亚病毒”,一种新的布尼亚(Bunya)科病毒,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咬病,一种以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的新型传染性疾病)的致病原 * 概述2 该病毒从2010年9月到2011年3月,在中国湖北、河南、山东、江蘇、安徽和辽宁等6个省份至少导致36名患者死亡 * 概述3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经国家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主动监测发现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迅速展开追踪研究,确认其致病原为一种新的布尼亚科病毒 * 概述4 该病毒已被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简称新布尼亚病毒。中国CDC完成的该研究结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 * 概述5 专家指出,这一发现是继SARS冠状病毒发现后,世界病毒学研究领域又一个突破性进展。得到了国际科学界的重视和认同,表明我国病原学及新发传染病的研究达到一个更高水。 * 病原学 1 布尼亚病毒科病毒抵抗力弱,不耐酸、易被热、乙醚、去氧胆酸钠和常用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等迅速灭活。 * 病原学 2 新发现的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白蛉病毒属(Phlebovirus),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80-100 nm,外有脂质包膜,表面有棘突。该病毒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裂谷热病毒Uukuniemi病毒的氨基酸同源性约为30%。 * 流行病学 1 1. 地理分布。目前已在河南、湖北、山东、安徽、辽宁、江苏等省发现该病病例,病例主要分布在以上省份的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村,呈高度散发。 * 流行病学 2 2. 发病季节。本病多发于春、夏季,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 * 流行病学 3 3. 人群分布。人群普遍易感,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 * 流行病学 4 4.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尚不确定。目前,已从病例发现地区的蜱中分离到该病毒。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叮咬史。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急性期病人血液可能有传染性。 * 临床表现 潜伏期: 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周~2周。 * 临床表现1 发热 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 * 临床表现2 乏力、纳差、恶心、呕吐等, 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 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 * 临床表现3 少数病例病情危重: 意识障碍、 皮肤瘀斑、 消化道出血、 肺出血等, 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 实验室检查1 二、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多为1.0-3.0×109/L,重症可降至1.0×109/L以下,嗜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多正常; 血小板降低,多为30-60×109/L,重症者可低于30×109/L。 (二) 尿常规检查。 ?? 半数以上病例出现蛋白尿(+~+++),少数病例出现尿潜血或血尿。 * 实验室检查2 可出现不同程度LDH、CK及AST、ALT等升高,尤以AST、CK-MB升高为主,常有低钠血症,个别病例BUN升高。 ? * 实验室检查3 (四)病原学检查。 ?? 1.血清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 ?? 2.血清中分离新型布尼亚病毒。 (五) 血清学检查。 ?? 1.新型布尼亚病毒IgM抗体(尚在研究中)。 ?? 2.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 * 诊断1 (一)诊断标准。 ?? 依据流行病学史(流行季节在丘陵、林区、山地等地工作、生活或旅游史等或发病前2周内有被蜱叮咬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 1. 疑似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发热等临床表现且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者。 ? * 诊断2 ? 2.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具备下列之一者:(1)病例标本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病例标本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滴度较急性期4倍以上增高者;(3)病例标本分离到新型布尼亚病毒。 * 鉴别诊断1 (二)鉴别诊断??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等立克次体病 肾综合征出血热 登革热 败血症 伤寒

文档评论(0)

jyr02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