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加工工艺培训课件(ppt 47页).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尿素 过磷酸钙 氯化钾 * Recovery Rate of Various Fertilizers in China N P K 15-35% 10-20% 30-50% * * Over- fertilization cause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 富营养 27% 贫营养 4% 中营养 69% 70年代 富营养 61% 中营养 35% 贫营养 4% 80年代后期 富营养 85% 贫营养 0% 中营养 15% 90年代后期 Eutrophication(N and P) 现阶段施肥大体方向:减氮,稳磷,提钾 * 我国肥料施用面临的突出问题 平均数量不足。1995年全国耕地化肥施用量平均为249 kg/ha,计算复种指数平均为172 kg/ha,在世界居中等水平。 分配不当。沿海和城郊发达地区化肥尤其是氮肥超量施用;蔬菜等经济作物施肥量过大。 氮磷钾比例不合理。化肥氮、磷、钾比例为1:0.42:0.16(发达国家:1:0.6:0.56),氮磷比例逐渐趋于合理,钾肥比例过低。 * 我国肥料施用面临的突出问题 农田钾素亏缺严重。在农田养分收支上,氮磷已由亏缺趋于平衡(两袋子施肥法),而钾素因投入不足仍严重亏缺。耕地缺钾面积不断扩大。部分地区农田仍然缺氮缺磷。 中、微量元素养分缺乏。我国耕地缺镁、硫面积在扩大,锌、硼、锰、钼缺乏面积较大。 * 我国肥料施用面临的突出问题 品种结构不合理。化肥使用量增加,而有机肥施用量减少;化肥中单质肥料和低浓度复合肥比例大,而高浓度复肥比例只有15%左右;广普型肥料多而专用型肥料少。 肥料利用率低。其中氮损失严重,水田高于旱地。 环境问题。 * 方式不当 * 270-300kg N/ha 用量不合理 * 农产品安全 生态 环境 质量 地下水 土壤养分资源 化肥养 分资源 有机肥 养分资源 植物过程 废 弃 物 优质高产 植物需求 其它养 分资源 沉降 生物固氮 挥发 淋洗 节肥增效 养分资源综合管理 养分供应 土壤过程 灌溉 * 资源高效 食物安全 环境健康 生态安全 地下水 根土界面 养分、水分、重金属 农药、有害微生物 保证农业 可持续发展 * 政府农业补贴——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 “测土配方施肥” 工程(测、配、产、供、施一条龙服务 “傻瓜肥料”) * 发达国家肥料的发展 公元前900-前700年Homer在《奥赛德》史诗中就提到将污泥、垃圾及草木灰做粪肥,但对有机肥的加工从20世纪70-80年代才开始 化学肥料的生产是从按照P-K-N开始的 复混(合)肥及缓控释肥的起步及发展 * 发达国家肥料的发展 发达国家氮肥复合化达到50%,磷肥、钾肥的90%都是以掺混、复混或液体肥料等复合化形式销售和施用。而且高浓度肥料较多,专用型复混肥起步早,发展快(许多农业区设立肥料农化服务中心)。 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日本及欧洲国家化肥的加工产品在化肥总供应中已占80%左右。近年来,日、美等国聚合物包膜控制释放肥料(包衣:硫磺,聚乙烯,聚氨脂、草炭、木质素。。。)消费量年均增长速度是普通肥料的10倍。 世界各国均投入大量资金研究开发利用率高且残留低的新型肥料品种,抢占制高点,使化肥生产朝着高浓度、低残留、复合化、专用化和多功能方向发展。 * 我国肥料的现状(有机肥) 我国古代不仅注意广辟肥源、多积肥、合理施用有机肥,还强调加工制造,并且使用了腐熟技术。1400多年前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最先总结出“踏粪法”,秋收后把场上的碎谷、糠秕等杂物聚拢起来,“每日布牛脚下,三寸厚;每平旦收聚堆积之,还依前布之,经宿即堆聚”,现在在民间称为“垫圈积肥”。元代王祯《农书·粪壤篇》、明代袁了凡《宝坻劝农书) 20世纪30年代,全国开始使用微生物来研究堆肥和沤肥,目的在于筛选优质的菌种,总结出了条垛式发酵法、发槽式发酵法、密封仓式发酵法、塔式发酵塔等 * 肥料加工工艺 FertilizerProcessTechnique * 任课老师的基本信息 刘新伟 博士 资源与环境学院 土壤与植物营养系 电话Email:lxw2016@mail.hzau.edu.cn 办公地点:资环楼431室 欢迎常来唠唠 * 对同学们的要求: 勇于提问:报告式课堂 勤于思考:随时提问和讨论 积极参与:看、听、想、记结合 课堂纪律:不缺席、不吃零食、不响电话 欢迎随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 课时:32理论+ 40实验(3位任课老师带)+1周实习 授课 教材:《肥料的研制与加工》(王正银主编) 方法:讲授+讨论+问答+作业 实验、实习 教材:自编 地点:资环楼301、302、303,新盆栽场,野外(工厂)调查

文档评论(0)

138****88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62041115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